2015-05-29

從杭州水上巴士引發的狂想

東四省遊記還差魔都的一些內容沒寫好,先擱置一會。本文的內容,雖不是發生於旅途中的,但也跟旅途密切相關。

杭州的水上巴士,從筆者的親身經歷所見,經營狀況相當慘淡。為了證實水上巴士嚴重虧損的看法,筆者便開始在網上搜索佐證。結果卻出乎意料,杭州的水上巴士,在全國範圍內竟屬數一數二的。詳情請看以下片段:



溫州的慘痛經歷固然值得引以為戒,而即使是全國數一數二的杭州,虧損也在所難免。因此,任何一座城市想要開通類似的服務時,更加應該三思而後行。

可是筆者又覺得,澳門真的有發展水上巴士的潛力。

為甚麼呢?首先,兩個先決的客觀因素澳門都具備了:
  • 澳門雖然不像江南城市般水網密佈,可是我們有海,而且是三面環海。
  • 澳門政府人傻錢多,能夠不計成本地做事。官員聽了一定不高興,可事實如此。
不僅滿足先決條件,澳門還有動力要這樣做。澳門的交通問題,筆者已經懶得再指手劃腳了。汽車數目與日俱增,本地人口、外勞、旅客數字也在急速上升,而道路卻很難再加寬,輕軌遙不可及,陸路交通只會不斷惡化,最終泥足深陷。讓公共交通工具在海上行走,雖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交通窘局,起碼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流作用,為紓緩道路壓力盡一份綿力。

筆者甚至還為澳門水上巴士設計了線路圖,煞有介事:


看了上面的路線圖,當局或許認為,水上巴士主要行走外圍,職能上與未來的輕軌重疊了。然而兩者有個重要區別:水上巴士,不需招標建路軌,不需封路,不破壞景觀,不製造噪音,碼頭也不用複雜工程(杭州的水上巴士碼頭就是一座座亭子,跟普通巴士站無異),買艘船,疏通整治航道,就可以運營了。封路造橋,人人群起攻之(君不見輕軌黑沙環走線至今未有定案);整治水道,個個拍手歡迎。當局要是有心要做,不出三年,必能成事;相反,輕軌系統現在已是一潭死水,連司長也一籌莫展,落成通車不知是猴年馬月。

觀乎上面的線路圖,西線從可行性、實用性和需求性而言,都較東線高。
  • 可行性:內港的航運相對不及外港繁忙,而且沿岸仍保留了許多船廠、碼頭、避風港等設施;反觀外港,除了設施相對不足、航運繁忙外,還要考慮友誼大橋的橋墩會否阻礙輪船出入。
  • 實用性:西線可連接 粵澳新通道、青洲跨工區、內港粵通碼頭、橫琴蓮花口岸等珠澳口岸,貫穿新馬路、媽閣廟、路氹城等旅遊熱點,亦接通青洲、筷子基、下環、氹仔海洋等社區,適合旅客和居民出行。
  • 需求性:內港巴素打爾古街、沙梨頭海邊街、提督馬路一帶的堵車狀況已不堪入目,“公交專道”是權宜之計,卻非長久之策。輕軌二期的半島西線現在還在研究階段,尚不知道會否胎死腹中。

因此,以下便先簡要介紹西線的線路安排:

【粵澳新通道 / 青洲社屋】
西線最初的設計概念是盡可能貫穿各個口岸,因此剛開始是打算從規劃中的鴨涌河粵澳新通道始發。然而鴨涌河問題不少,雖說河水臭可以整治、河道淤塞可以疏浚、水管水渠可以改道、甚至跨工區橋樑高度不夠,也可以重建加高,但鴨涌河始終有一大先天不足:河道不夠寬。鴨涌河寬僅十餘米,一河兩岸分隔珠澳,兩旁已經建成道路、民居等。河寬不足的死症,不是一時三刻能改變。這兩個鴨涌河畔的站,筆者只好忍痛放棄了。

【筷子基北灣】
相比鴨涌河,筷子基北灣顯然更適合作為始發站,一來水面更寬,二來有現成的船廠,三來岸上公園的美化已完成,環境舒適,四來毗鄰巴士總站,配套完善,五來地處人口密集區,六是筆者的私心,因為這裡離我家近。

【跨境工業區】
從筷子基北灣出來,下一站先到北岸的青洲跨境工業區,考慮將碼頭設在“綠洲”以南的水面,那邊已有現成的小碼頭,岸上有住宅、社屋,離跨工區口岸也不算太遠,配套做好點應可將過關旅客引導過來。

【筷子基社屋】
考慮設在該座小半島的西岸,社屋以西的海面。該地段的“霸地”不久前被收回,在這裡興建碼頭和配套設施未嘗不可。現在看來地點是偏遠一些,可是快盈經屋正如火如荼興建中,連同筷子基社屋、綠楊、寶翠、海擎天等,那也將是自成一角的社區。

【水上街市】
現在或許為時已晚了,因為原水上街市已經拆除、準備重建了,設計、圖則一定都已經做好了。不過,沙梨頭一帶至今仍是澳門最主要的漁港,碼頭還是非常多的,闢個地方供乘客上落船相信問題不大。這一帶民居也十分密集,水上巴士萬一真的開通了,這個站絕對少不了。

【粵通碼頭】
現在已在經營澳門內港往返珠海灣仔的渡輪,是澳門幾個對外口岸之一,配套不成問題。這裡還鄰近新馬路、十六浦等旅遊熱點。

考慮到粵通碼頭有渡輪頻繁進出,故筆者將水上巴士切成南、北兩段,以粵通碼頭為換乘站。一條船只停碼頭北岸,只走筷子基北灣至粵通碼頭的西北段,另一條船只停碼頭南岸,只走西南段,以避免水上巴士干擾到珠澳渡輪。乘客如需繼續向南,可在此免費換乘西南線。兩艘船會協調至同時抵達粵通碼頭,方便乘客換乘。

筆者甚至考慮,將粵通碼頭打造成集巴士、停車場、珠澳渡輪、水上巴士、輕軌二期、以及妄想中的新馬路地下輕軌於一身的交通樞紐。

【下環】
暫考慮凱泉灣一帶吧,附近民居也不少,凱泉灣自身也有巴士站、公眾停車場。這邊同樣碼頭眾多,但以貨運碼頭為主。同樣地,應該可闢個位置作水上巴士站吧?

【媽閣】
媽閣交通樞紐將是未來輕軌系統中最重要的換乘點,三條主要線路將匯集於此,並配合停車場、巴士總站等,構成本澳最名符其實的交通樞紐。既然是樞紐,怎能少了水上巴士?此外,附近的旅遊資源也非常豐富多樣,包括媽閣廟、海事博物館、主教山、旅遊塔等。

【海洋】
感覺又回到從前了--過往澳氹之間沒有跨海大橋,來往兩地必須乘坐渡輪。現在,鏡海上雖然已經架起了三道長虹,然而交通壓力依然不小。在第四條跨海通道建成前,水上交通可以作為一項臨時輔助方案。

海洋花園是氹仔西北一個重要社區,海濱的公園建設也已經十分成熟的,那裡還有澳門最受歡迎的單車徑。選址方面,建議考慮與輕軌海洋站無縫對接。

【路氹城西】
主要是為遊客而設的,可通往路氹金光大道上的各大賭場、度假村(銀河、威尼斯人、新濠天地、金沙城等)。站點設在在皇庭海景酒店對開海面吧,位置不算方便,但可利用現有的金光大道穿梭巴士加以接駁。

【蓮花口岸】
筆者最初的設計裡是沒有這個站的。然而蓮花口岸畢竟是澳門第二大的陸路客運口岸,而且琴澳一體化乃大勢所趨,蓮花口岸的地位也將隨之提高。因此,在這套水上公交系統中,蓮花口岸也應佔一席之地。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東線的可行性比較低,因此不詳細描述了。簡單提要如下:

●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和新城填海A區的工程正如火如荼,日後勢必改變半島東岸的航道情況,從關閘經黑沙環到外港,未知是否會有障礙。

● 從水塘北角(白雲花園、勞工事務局一帶)到外港碼頭,需穿過友誼大橋橋底,橋樁不知是否夠寬夠高--若要從橋洞穿過,一來路程周折,二來航線較繁忙。

● 東線在外港碼頭分成南北兩段,道理、操作都與上述的粵通碼頭站相同。

● 至新城B區後有兩套行駛方案,方案A是向南渡海、至氹仔東北及北安碼頭;方案B是繼續向西、經旅遊塔至媽閣與西線匯合。筆者傾向前者,因為輕軌沒有東部過海線,從氹仔東北往新口岸、黑沙環,必須繞很大一圈,若水上巴士可解決這一問題也不錯。

● 方案A的問題是,從氹仔東北往北安碼頭需再次穿過友誼大橋橋底,要再考慮橋洞的問題。

● 方案B要穿過嘉樂庇大橋和西灣大橋,問題應該都不大,嘉樂庇大橋的橋洞就在新城B區對出,而西灣大橋的橋樁都較高較寬,從旅遊塔繞到媽閣廟通行應不成問題。

筆者最終還是想把上述方案A、B都保留,寧可捨棄西線氹仔段,因為媽閣至氹仔的路線與輕軌重疊了,而且這條輕軌線已在施工階段,雖然工期嚴重延誤,但仍將是最早通車的。

更新後,西南線將從媽閣轉往旅遊塔及新城B區,並在新城B區設一處類似粵通碼頭的換乘站,與東南線對接。這樣一來,西南線、東南線均可直達商廈集中的皇朝區,市民上班會較方便;二來避開了嘉樂庇大橋橋洞的問題,避免水上巴士從繁忙的橋洞穿行;三來,四條線各負責五個站點,航行時間相對較接近,容易控制換乘。

更新後的水上巴士路線圖如下:


白日夢到此為止,謝謝觀賞。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題外話:驚聞某兔子情況不妙,即將撒手兔寰,內心十分悲痛,也希望兔主節哀,願兔子在天堂老有所依。話說澳門連個給兔子治病的獸醫都沒有,真是太落後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