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12-28

青洲坊大廈十大優勢

時候亮出我N年“地產佬”的身份了😎。今天來給剛剛落成、準備入伙的政府經濟房屋“青洲坊大廈”寫個市場推廣文案,示範一下地產佬們是如何把一幢普通大廈吹成豪宅的,純屬無聊玩玩。至於為甚麼選青洲坊大廈、不選其他大廈?因為我準備入伙啊😅!

(註:以下內容純屬一派胡言,並非相關樓宇的官方宣傳資料、廣告或刋物,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及真實性,不構成亦不得詮釋成作出任何不論明示或隱含之要約、陳述、承諾或保證,一切資料均以政府部門、發展商及有關機構的最後公佈及法律文件為準......)
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青洲坊大廈 ‧ 十大優勢


  1. 緊鄰“粵澳新通道”青茂口岸,創新通關模式,彈指切換珠澳雙城生活
  2. 經青茂口岸對接珠海城軌站,無縫接入2.5萬公里高鐵網絡,真正融入“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”
  3. 5分鐘*直達世紀工程“港珠澳大橋”口岸,一橋接通中港國際,機遇無限
  4. 大型巴士總站上蓋,未來輕軌沿線,五層特大停車場,便捷交通得天獨厚
  5. 繁華生活區,社區配套設施完備,一站式滿足購物、飲食、休閒、文化、娛樂
  6. 傳統名校網絡,著名學府林立環繞,大、中、小、幼、托一應俱全,成就子女非凡未來
  7. 臨近孫中山公園、青洲山、鴨涌河生態景觀長廊與筷子基海灣,山水環抱,愜意怡然
  8. 近萬呎平台花園會所,附設大型圖書館、社區中心,品味生活,動靜皆宜
  9. 建築用料尊貴頂級,15萬元天價防煙門,歷經十載精雕細琢,盡顯發展商的匠心與品味
  10. 地處天鴿、山竹水浸重災區,隨時變身“東方威尼斯”,享盡異國水都風情


*以上所需時間乃根據一般交通順暢時的預計時間而列出,僅供參考。準買家如欲了解實際車程時間,請參考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機構所公佈的最新資料,並以該等資料為準。


2018-12-15

第二個全馬,第二個廣馬

《高雄首馬記》裡,筆者說“首馬”是激動人心的時刻。原來不光是首馬,每一場馬拉松都是那麼刻骨銘心,尤其對於筆者這種體育成績不合格的運動白痴。

如標題所述,2018廣州馬拉松賽是筆者的第二個全馬賽事。12月的廣州,相比起年初的高雄可謂是“冰火兩重天”:賽前廣州的天氣預報則一路低走,預測氣溫只有7~11度左右,還預計會有中到大雨,“史上最冷廣馬”勢將上演。

這也是筆者第二次參加的廣州馬拉松。兩年前的廣馬半馬可算是筆者最不堪回首的一場比賽了,在疲勞、失眠、高溫多重夾擊下,跑出了除“首半馬”以外最差的半馬成績,失準、折戟、滑鐵廬...用甚麼詞來形容它都不為過。

從參賽號碼的分配來看,組委會似乎也並不期望筆者能創造佳績。D2988,別人都說這個數字很吉利,然而,唯一有實際意義的是前面的英文字母。“D”不是指飛快的“動車組”,而是意味着D區起跑,後來我們知道,這是全馬組別最後面的起跑區了。報名時筆者提交的是高雄馬拉松的證書,3小時31分31秒,成績算不上有多好,但怎麼也不致於最後排起跑吧?

別人越瞧不起自己,自己就越要爭氣!兩年時間已經足夠好好備戰一場馬拉松了,這次重臨廣州,誓要一雪前恥。
重臨廣州!(攝於終點)

兩年過去,廣州馬拉松也當刮目相看了。當年還是國際田聯銅標賽事的廣馬,這兩年“三級跳”成了金標賽事;起點換了地方,賽道也有了微調;營運商從口碑日下的智美,換成了中奧滙跑(北馬、漢馬同款營運商);參賽服品牌由特步換成了adidas;賽前的馬拉松博覽會,從露天的天體南廣場,換到了位於琶洲的廣州國際會展中心。

提起這個博覽會,筆者就不吐不快了。地點換了,硬件上升級了,會場更精緻了,氣氛也更熾熱了。參展商們各出奇謀,紛紛佈置出美輪美煥的“打卡”佈景,adidas的燈光佈置科幻前衛,六福的巨型獎牌模型也十分吸睛,京東則派出了大家熟悉的小狗Joy與選手互動,還有許多掃碼領禮物的。可是,入場安排真不知道是哪位腦殘設計的,竟然只讓參賽選手進場,陪筆者一起遠道而來、一起擠了幾趟地鐵才來到展館門口的某人,則只能在會場外吹着凜冽寒風等候着,恕筆者的資歷不夠豐富,這樣的安排真是聞所未聞。唯有領完號碼布就匆匆離開,不要說“一片雲彩”了,連一張照片都沒帶走。

現場所見,會場外還有不少其他跑手的家人、朋友、情侶在守候,他們不少人也許同樣熱愛跑步、同樣對博覽會感興趣,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報名、沒有中籤或沒有參賽而已。將客人拒諸門外、讓進入會場的參觀者匆匆離開,顯然不會是參展商的原意。據筆者目測,大抵是近年來“打擊替跑”、“實名制”的手段愈演愈烈,尤其近一個月接連上映了蘇州太湖“國旗門”、深圳南山半馬集體作弊“柒出國際”、南寧馬拉松“攙扶”冠軍選手三齣鬧劇,廣馬為了“嚴肅賽場紀律”,才拍腦袋想出如此矯枉過正的做法吧?

另一個不吐不快的是adidas的存衣包。adidas是筆者參加過的賽事中,最高等級的運動品牌贊助商了,所以除了比賽服外,存衣包也頗讓人期待。之前跑友轉發的圖片看不清楚,似乎是存衣包外還套着一層透明塑膠袋,暗喜adidas的產品就是格外矜貴。結果領到實物一看,shxt,透明塑膠袋本身就是存衣包,不環保、不耐用、不美觀,不知道又是誰想的餿主意。不過吧,印象中六大滿貫的柏林馬、東京馬,用的好像也是同款透明塑膠袋,可能組委會在這方面也要“接軌國際”吧?

然而,第二個甚麼馬都並不重要,這次最大的意義是未來女朋友第一次隨行“督師”——連外套都碰巧是情侶裝的😏😏😏。直接說結論:帶上女朋友真的會影響比賽表現😂。不過諸位不要多想,筆者沒有 成功 順利 如願 得逞 毁人清白,只是賽前一天打卡體育西路“網紅店”走得太累而已(實際上也僅成功打卡了蝦滑,大部分“網紅店”都不太靠譜,某些甚至“門都沒有”)。不要緊,反正筆者又不是去爭獎金或者衝BQ,有個私人導遊不辭勞苦地帶路搵食、帶路遊玩、拍攝靚照,應該感激才對。
唯一打卡成功的斯潤普蝦滑

12月9日,比賽日!為了它,已經付出了多少個晝夜星辰?!

手機鬧鐘在清晨5:15鬧響,習慣的時間。精神飽滿,感覺比上星期好多了;小腿明顯繃緊,幸好還不致於酸痛,反正右小腿的肌肉問題已經持續了兩星期了。開窗感受一下室外天氣,冰冷的程度尚可接受,比賽的話穿一件短袖足矣。最麻煩的是,降雨如約而至,不大不小的雨一直淅瀝淅瀝地下着。落地不足100公里的Kinvara 9,看來無可避免要把第一場雨戰獻給廣馬了。新鞋雨戰全馬,真不知會出甚麼狀況。
賽前定裝照

平時從鬧鐘響起到出門跑步,中間需要忙碌40分鐘,刷牙洗臉、補水補食、塗凡士林、排空二便等等,這次卻多花了10分鐘。幸好酒店離比賽起點不遠,地鐵兩站就到天河體育場附近的體育西路,應該沒問題吧?

結果還真有問題。兩年前筆者已經領教過起點地鐵站的蜂擁了,所以出門前還特意研究了體育西路地鐵站的備選出口,自以為萬無一失。詎料剛下了地鐵,就在志願者的“老點”與人潮的湧動下,一不小心就被捲挾到往3號線北延線月台的方向去了。重新等一次車,再費勁擠上一輛本已滿載的列車,然後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慢慢蠕動,花費時間之多,還不如直接從體育西路冒雨走路過去。廣州讓地鐵提早營運、讓選手免費乘車、讓志願者在地鐵站指引方向,只能說熱心有餘而細心不足。志願者的作用應該是分流選手從不同的車站、不同的出口前往起點,而不是像現在這樣,把上萬人統統趕到一個林和西站。

時間無多,後面的步驟要抓緊了。應對這種寒冷天氣,最理想的流程本該是熱身、脫外套、存包、過安檢、上廁所、第二輪熱身、上線。偏偏此刻筆者卻不得不先上廁所,否則就熱不了身、脫不了外套、存不了包、上不了線......所以儘管志願者不斷用喇叭分流,提示已存包的參賽者可以安檢後再上廁所,筆者卻只能在安檢門外為數不多、排着長隊的流動廁所前乾着急。等我終於完成了第一個步驟,距存包車關門僅剩不到10分鐘了,熱身已經來不及,唯有直接在風吹雨淋中換成短衫短褲,然後直接存包。

認為廁所分佈有問題的並不止筆者一人。不僅存包車附近供不應求,過了安檢門,裡面的流動廁所佈置也有問題:它們被放置在檢錄口以內、起跑區域的最內側,繞着天河體育場圍滿了一圈,好處是不必像兩年前一樣,攀過高高的膠馬去如廁;壞處則是,當鳴槍起跑、三萬大軍開始征途時,在廁所前排隊的一條條隊伍,就變成了阻礙前進的一條條人鍊。“呢啲咪失敗囉!”兩個香港參賽者交談道。
流動廁所放在起跑區最內側(官網照片)

總之,從步出房間門到踏上起跑線,整個過程都盡失預算。

幸好,比賽成績是從發槍起跑才開始算的。而從此刻開始,才是最能展示廣州馬拉松“雙金賽事”魅力之處。由這裡開始,廣馬再無可挑剔。

起跑儀式上,照例先是領導致辭。現場的音響效果一般,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說些甚麼,更沒有人想知道他們說了甚麼。可是,到了奏國歌環節,當《義勇軍進行曲》熟悉的旋律響起時,聲音又變得無比清澈。三萬人齊唱國歌,瞬間就把廣馬的熱情點燃起來。在起點拱門,大會司儀用慷慨激昂的語調,振奮着賽道上的每一位參賽者。“這裡是屬於你們的舞台,盡情展現吧!”

比賽前半程在廣州最現代化的天河區進行,大致上是兩年前跑過的,路線雖然有了一點變化,賽道兩側卻一如既往地站滿了觀眾,氣氛亦一如既往地熾熱。或許是賽道氣氛太有感染力了,約11公里處,一哥們語氣激動地說着:“......要是跑崩了,就走回去,我也不管了,也不想壓着跑了。”他身旁的兩位跑友則一直勸喻他,“等過了半馬再衝,半馬前先壓在5分速”。筆者好奇地回頭望了他幾次,若不是在賽道上相遇,一定會以為他喝醉酒了。

也差不多是從這個位置開始,筆者積勞成傷的小腿開始有點抗議,本該是30公里才有的反應,這次則提前了許多發生。雖然呼吸心跳都仍輕輕鬆鬆,不致於有生命危險,不過小腿問題還是足以毁掉一場比賽。“能完賽嗎?”我不禁泛起一絲擔憂。我想起許多大神、前輩都會一路上進醫療站噴藥,這場比賽自己也試試這個策略吧,至於那是心理安慰還是有實際作用就不得而知了。
比賽線路圖

來詳細交待一下自己的“比賽策略”:

根據目前的練習水平,筆者的比賽速度(M速)約是4:40~4:45/km,這個速度平時應該可以維持20km,而在今天完美的天氣、激昂的氣氛下,堅持30km也是可能的;E速則約是5:00/km,相當於比賽末段掉速的“底線”。所以合理地推測,本場成績應該落在320~325之間。再考慮到自己D區起跑,可能還要再加1~2分鐘——名副其實是“輸在起跑線”,甚至連“關門兔”一開始都在我之前。這一次,還未踏出起跑區,筆者便開始野心勃勃、甚至有點“素質低下”地拼命往前擠,結果仍花了超過7分鐘才到達起點拱門。雖然已遠好於前年的16分鐘,但前段的擁堵始終是無可避免的。(在這7分鐘裡,筆者竟神奇地巧遇了今年遠足者的兩位隊友,30000人的起點裡都能相遇,實在太巧了!)

4公里是筆者事前自己訂立的計時點,按4:45/km計算,用時是整好19分鐘,而從那裡開始,應該大致能按自己的節奏來跑了。將實際通過4公里標誌牌的時間減去19分鐘,便是今場受阻的時間。

結果呢?當筆者與第四位“小木棉”(即在場邊舉着距離標誌牌的美女志願者)相遇時,用時竟只是19分03秒。換言之,雖然首四公里見縫插針、急停急起、還得時刻提防遍地的塑膠雨衣,跑下來也已經算是追上進度了。隨後的事大家都能料到了,從第五公里開始一路超速,壓都壓不住,一直維持在4:30/km左右,簡直是把全馬當成半馬來跑😂。

筆者知道自己前段超速了不少,不過心想還是先追上330兔子再作打算吧,他們的5分配速,正是筆者感覺輕鬆、順暢、可以維持至終點的E速。等我追到330兔子後,便控制一下,至少跟着他們慢慢調整,否則後面一定“死得很難看”。再退一步,就算一直跟着他們回來,330減掉起點的7分鐘,323的成績拿到直通資格已經綽綽有餘了(按今屆的標準是330),對D區選手而言也算有所交待吧。結果如何,你再猜?

330兔子出現得比預期早,半程還沒到,就在約15~16公里的位置、剛過完獵德大橋、和賽道上遇到的第一位Run plus跑友打過招呼後不久;他們的速度也比想像中慢,先是抓到“落單”了的一隻,輕輕鬆鬆就把他過掉了,十多米外是其餘的三、四隻,跟他們跑也實在提不起勁。“......要是跑崩了,就走回去,我也不管了,也不想壓着跑了。”此刻我就像前面那位哥們靈魂附體了似的,毫不猶豫就放走了330兔子這根“救命稻草”。
獵德大橋這張是唯一一張與地標同框的比賽照,然而主角還不是我😭

過完獵德大橋,從天河區來到海珠區,對半馬選手來說,意味着旅程快將結束;而對全馬選手而言,真正的馬拉松才剛要開始(利申:筆者並不歧視半馬,而且自己習慣跑半馬多於全馬,所以也很討厭那些歧視半馬的)。在這裡,有兩座“隧道”值得期待,一處是華南大橋下方的“音樂隧道”,雖然廣馬沿途還分佈了許多個音樂加油站,但此處獨有的迷幻燈光、加上震耳欲聾的電子搖滾,使之成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;另一處當然是磨碟沙隧道了,猶記得兩年前大部隊在這裡齊聲高喊口號的震撼場景,這次雖然沒有再重演,不過當跑手跑進這座隧道時,都仍會莫名地興奮起來、不自覺地“咿嘩鬼叫”起來。

不過,為甚麼我三次(音樂隧道通過兩次,磨碟沙通過一次)從明亮的馬路跑進昏暗的隧道時,都會有點頭昏眼花、呼吸不暢的感覺?這可不是好兆頭。繼續在隧道裡待下去,我懷疑自己會患上幽閉恐懼症😅。

沿珠江南岸的這一段算是整條賽道最熟悉的部分,不僅因為以前跑過,更因為這條閱江路幾乎與有軌電車路線重合——前一天二人來回合共搭過三轉,會展西、南風、琶醍、獵德大橋南、廣州塔東、廣州塔,站名都幾乎背得出來了。
位於琶醍的啤酒博物館。前一天我們才來這裡喝了免費原漿啤酒🍻

廣州塔是有軌電車的終點,自此,筆者開始進入“未知領域”。23公里,繞過廣州地標“小蠻腰”後,首先來到的原來就是“廣馬地標”——傳說中的“百米少女陣”。劃一穿着藍色啦啦隊服的少女陣延綿百餘米,聲勢浩大、熱血噴張,真是百聞不如一見。要是這時候我伸出左手去擊掌,又“不慎”“手滑”沒有接到掌,說不定明天也能上頭條呢......不要亂來,某人正看着電視直播呢😂。

前半程的總結大致就是這樣,雖然小腿早早表現出疲勞、雖然幾次進入隧道都有點眩暈,但大體上算是呼吸暢順、脈象平穩、思維清晰,偶爾還會被比賽氣氛帶動,露出謎之微笑。

那樣的狀況大致維持了30公里,直到珠江南岸的海珠區賽段快將看見盡頭時,不好的感覺開始出現:筆者開始有點“懷疑人生”了:我是誰?我來自哪裡?我要到哪裡去?我在這裡幹甚麼?為甚麼要報這個TMD馬拉松?我想到家裡還有個“養女”要照顧,想到比賽結束後或許某人會給我按摩小腿(繼而會怎麼怎麼,那是我一直幻想的情景🙈),想到澳門的跑友正熱切期待我的捷報,像2500年前的雅典人一樣......好好活下去,好好跑下去,因為總有個人惦記着你。
好好生活,因為總有個人惦記着你(翌日攝於TIT創意園樹德生活館)

雨在不知不覺間停了。

33公里的人民橋是廣馬賽道上的最後一個坡了,橋的對岸是老廣州最傳統、最熱鬧的西關地區,觀眾比剛才更多、更熱情,吶喊聲較前面更有增無減。過了“心碎坡”就是“尖叫隧道”,廣馬的設置剛好與波士頓馬拉松相了反。在這裡,在西關地標愛群大酒店外,真真切切地,筆者感到自己撞牆了,整個身體突然使不出力氣了。後來的分段成績表也充分說明這一點,自此以後,配速開始失守4:45,此後更將逐步下降至5:00外。看到珠江綠道上鱗次櫛比的共享單車,我都有點想入非非了。

我在第34公里處吃下本場比賽的第三根能量膠,檸檬口味的,自己準備的。大會的能量膠只在前段的某個補給站見過一次(當時還不需要補給能量所以沒有拿),直到這附近才又再次出現,筆者“唔執輸”地要了一根,但一直沒吃,和廣馬限定版方便麵一起帶回家做手信了。比賽已經進行了2小時37分鐘,從這裡往後只剩8公里了,蓮峰20圈的距離,跑回去大約還需要40分鐘的時間,應該還可以穩守320;用走的則需要80分鐘,也仍能“sub 4”。賽道外,一幅紙牌寫着:“練都練了,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”。好吧,繼續跑,看甚麼時候累得跑不動。

前面不遠,我追上了第二位Run plus隊員,一位教練級別的資深跑友,他看來仍面不改色,我則如實告訴他“好辛苦呀!”,然後超過了他、靠右線,到前面的醫療站噴藥去——沒想到面不改色的資深跑友也跟了進來,一起噴了藥😅。
和第二位Run plus隊員(後方戴白帽者)同框

40公里,賽道的左側是二沙島上的某座不知名公園,長及大腿的草本植物上正盛開着漂亮的粉紅色花朵。筆者忽然產生了想哭的衝動,像高雄那次一樣,不為悲傷也不為喜悅,只想嚎啕大哭一場來釋放情緒。

41公里,海心沙,8年前震撼世界的亞運會開幕式就在這裡上演。此時筆者卻不禁有些擔心,因為不僅腿已經完全邁不開了,更開始視線模糊、頭昏腦脹、精神恍惚,覺得自己真的隨時要暈倒了——就同高雄捷運車廂那次一模一樣。首馬經歷的一切,這次好像都提早發生了。偏偏此時,前面亞運看台的下方又是一條昏暗的“隧道”......終點在望了,千萬要堅持住啊!
不是看起來想哭,是真的想哭😭

在海心沙那裡,筆者遇見第三位Run plus隊員。被他超越了。一星期前的澳門銀河國際馬拉松,我在終點與他寒暄過、互相鼓勵過,他說自己一直尾隨着我,並期待在廣馬再次相逢——沒想到還真的能相逢,可是這次只能目送他離我遠去了。

眼前的那座橋上豎立着三道拱門,拐過前面那個彎便到了,三道拱門中應該有某一道是終點吧?原來還不是,這裡距終點還有整整500米。“加油!馬上就可以發朋友圈了!”一位跑手興奮地激勵大家。許多人開始放手一搏,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全力衝線,唯獨筆者已是力不從心,一瘸一拐地往終點靠近。擺好pose,食指朝天,衝線!

3小時18分30秒,比高雄馬拉松快了整好13分鐘,330的廣馬直通資格達成,325的大眾精英等級達成,320達成。一雪前恥的目標,也算達成了吧?
證書
鑲金獎牌

我在終點再噴了藥、喝了水,強忍住疲勞與淚水,領了完賽物資與鑲金獎牌,在凜冽寒風中換掉濕透的衣服。大腿稍一發力,抽筋了。

2018-12-02

第37屆澳門馬拉松點評

詳見去年的點評

(謹以此文鄙視主辦方。今年的比賽根本照搬去年的,只改了個日期。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