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4-25

引退宣言

果終究是要劃上句號,那就讓它留在最輝煌一刻吧。

將波士頓馬拉松作為引退戰,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,遠早在自己達到報名門檻之前,遠在自己能夠完成馬拉松之前。那時的波士頓,很遙遠,不止是地理上,還有達標資格、時間、金錢、對未知旅途的恐懼......等等,看起來根本不切實際。那時說想跑波馬,只不過是虛榮心作祟而已。

但是我想自己還是受眷顧的。後來的我,得以完成了全馬,完成了“破三”——不是一次,而是八次,站上過銀馬的頒獎台,一步一步,竟真的抵達了Boylston St.的傳奇終點線。當初定下的一切目標,現在早已超額完成了。

我當然還盼望繼續PB、繼續突破,但是無錫的失利預示著這種可能性正在漸行漸遠。年齡在增長,間歇跑、配速跑越來越力不從心;恢復在變慢,現在連300km月跑量都吃不消了,超過這個量,就總是傷患纏身——每週70km,或者平均每日10km,這在許多跑友看來是不可思議地少。同時,唯一的練習場地,也預計將在短期內拆卸重建。一切主客條件都日益不利於我。

於是,我聽從身體的聲音,作出引退的決定,正如十二年前的那個遙遠的清晨,身體的聲音讓我穿上型號不詳的Adidas薄底跑鞋、獨自一人來到鴨涌河公園跑步一樣。那個大汗淋漓、氣喘吁吁、雙腿因為久疏運動而酸痛不已的我還不知道,當日的決定將怎樣改變人生。

我要感謝跑步路上曾經指導過我、陪伴過我、鼓勵過我的每一位,沒有您們的支持,我連一步都跑不到。

我希望我們還會在跑道上相遇,那是當身體再次發出呼喚的時候,那是當我找到跑步樂趣的時候——可能半年後,可能一年後,也可能永遠都找不到。我完成了16場全程馬拉松,每次找到的只是撕心裂肺、生不如死的感覺,根本就不存在甚麼“跑步樂趣”。

所以就這樣吧,我們有緣再見。

我是黃X明,一個不會被記住的平凡跑渣。

2024-03-26

2024無錫馬拉松檢討大會

後有跑友問:「上年經歷咁多事,發揮一場差過一場,今日又跑爆,請問幾時會有檢討大會?」 😅😅😅 稍安毋躁,檢討大會現在就來了。

3/24這個中國馬拉松的「超級星期日」,我原先想跑的是重慶,原因是跑完重慶就集齊「四大滿貫」了(雖然幾場年份各不相同,按照規則並不能拿到「大滿貫」獎牌,不過我也並不追求這個)。後來,因為 朋友都報了無錫,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出發當日不小心上錯飛機,還是再次來到無錫。

踏入第十年的無錫馬拉松有太多看點,絕對的「神仙打架」:中國男女子現役Top10首次集齊,爭奪奧運資格;何杰重回福地無錫,再度刷新國家紀錄;「破三」人數34XX,佔據中國第一、世界第三;韓日龍穿上碳板跑鞋再戰何杰、楊紹輝(有幸在酒店電梯偶遇😍);港澳台一哥黃尹雋、王坤與「真男人」張嘉哲首次同場作賽;還有大家熟悉、喜歡的許多跑步紅人(國內的李美珍、黃雪梅、「會長」吳向東、松風;台灣的曹純玉、甜心;來自日本的「西裝哥」;澳門的馮X瑋、陳X元等等)都選擇了無錫......錫馬的風頭完全蓋過了包括「大滿貫」賽事武漢、重慶在內,同日舉辦的二十多場比賽。

無錫馬拉松的slogan是「you are the best」,經過「超級星期日」的正面PK,我們可以說錫馬已經是國內的「the best」了嗎?這可是有點「黑馬跑出」的意味,因為錫馬論資歷比不上北、上、廈,論城市知名度也比不上各大省會、直轄市和網紅城市,從當年靠一件「粉紅小背心」火出圈,到口碑的日積月累,再到如今能殺出重圍,靠的真的是對賽事本身的深耕細作了。

有一瞬間「you are the best」這個slogan頗為打動我。天氣沒有早前預報那麼暖,據說深夜實施了人工降雨,讓比賽日的清晨帶著雨後的清涼,所以完成儲物、步向起跑檢錄區那一路上,許多人都穿著大會發放的粉色雨衣,雨衣背後就印著「u r the best」——一路慢跑過去,就仿佛他們一路都在為自己加油。一句slogan,既可以是蒼白的、空泛的,也可以蘊藏無窮力量,就看怎麼運用到細節上。

今屆無錫馬拉松的起跑分區,再次「卷」出新花樣,進入A+區的要求是2:48以內,進入A區則需要2:57內——意味著即使你已經「破三」,看起來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,但在現在的組委員眼中,可能連A grade都算不上。

這樣的內卷有甚麼意義?是不是純粹為了將人標籤化?為了讓「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」?看看今天的A區就知道了:選手進場後,並不是爭先恐後地往前擠,而是——自發地、有序地、專注地——在這個尚算寬敞的起跑區裡,一圈接一圈地熱身慢跑,仿佛大家無需多言,就能互相理解。我在其他任何比賽中,還從未見過這種紀律性。現場司儀都不禁感慨:「A+區和A區的運動員都是帶著想法來的。」確實是這樣。

我的想法是甚麼?高標希望見到2:45,低標也要刷新PB吧(2:49:22)!備賽不算太充分,週期很短,1/21港渣後又休息了一星期,才開始進入「無錫週期」;更甚者,練了一個月,就又出現腹股溝問題,連只有7星期的菜單都吃不完。不過狀態上得還可以,1200m間歇看來能夠駕馭3'30"/km甚至更快了;長課安排了3課重點(20K 3'50"~3'45";36K 4'15"左右;30K 4'00"內),都能順利完成甚至最後有力加速;幾課Tempo都合格,尤其上週金沙10K,要「打大佬」西灣大橋之下仍能跑出36:30,排名澳門第8比銀馬還高,信心更是增加不少。

信心歸信心,但是憑我豐富的「跑爆」經驗,「保守」才是上策,就先按照低標開4'00"/km吧。策略定好,考驗的便是執行力和真正實力了。

今天的執行力是無可挑剔了。我一改以往「一起步9衝」的好習慣,老實待在隊伍裡,第1km用了4'05",第2km是3'58",這種比賽裡強行過人毫無意義,走得再前都是人从众,能夠順著節奏就可以了。因為知道手錶GPS與賽道測距有誤差,我還特地注意通過每5km計時點的時間,5km計時點是19'57",10km大約是39'4X",此後15km、20km,也基本準確維持住平均3'58"/km的配速,半馬點是1:23:3X至1:23:4X(作為對比,武漢那次是1:22:58,台北是1:22:44,銀馬跑了1:23:57是因為有橋)。心率始終能壓在167、168附近,很少觸碰到170以上,所以儘管體感越來越辛苦,我都不斷提醒自己,「我未爆,我未爆,心率顯示我還未爆」。

執行沒問題,那就只能是實力有問題了。今天的狀態就和天氣一樣,陰陰沉沉。氣溫不算高但潮濕無風,才跑了3、4km,頭髮就覆蓋了一層薄薄的水膜。比賽期間雖然沒下雨,但濕滑的路面還是令每一步都要更加專注和用力。太湖黿頭渚重霧縈繞,粉櫻綻放,垂柳啼鶯,意境倒是不錯,跑起來則不甚舒服(龍舟今天也沒有來)。氣氛還是數江南大學最熱烈,青春,熱情,朝氣蓬勃;只是出了校園,觀眾就漸漸稀少了,人生的痛苦,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承受(校園路段正好安排在18~22km,像不像人生?);賽道上倒依然熱鬧,滿滿的都是鬥志昂揚的跑者,但熱鬧是他們的,我只是一個人昏昏沉沉、辛辛苦苦地跑著。至於跑友們都說今天的志願者顏值在線,我竟連一點點印象都沒有,感覺錯過了幾個億......

30km終於遇到我想一起跑的人,最近兩個月的艱難長課,大都是我們共同吃下來的,那就是MD。我輕輕拍了拍他,但他的情況更不妙,梨狀肌的傷比我嚴重得多,已經拖著傷腿苦苦支撐很久了。我告訴他「我爆X咗了」,但此刻的他也只能放任我獨自遠走了。

至於一個「爆X咗」的人是怎樣把400目標配速又堅持多5km的,我自己都不太清楚,不過35km後就真的徹底崩盤了。又一次崩了!速度已經管不住了,拱橋一個接一個。小腿在抽筋,從33km就開始了,問題應該不大。身體感覺好差,好厭世,好想走路,特邀選手都在散步了,我再堅持有意義嗎?「練幾多得幾多,長課只練到36km,現在崩盤也好合理。」我心想。

Andy在40km附近過了我,步伐仍很輕鬆,上一個這樣絕殺我的人是Ray哥。現在Ray哥已經統一天下了,接下來該輪到Andy的天下了吧?我又稍微側目觀察了幾次,火皇也快追上了吧?狐狸也快了吧?MD也快了吧?

直到手錶響起42km,2:47:19,我才發現好像還有機會PB。

「最後500米」,路牌寫著。

「見到拱門了!」

「哇靠,好多道拱門!」

「14,15,16,17......」

衝線!手錶顯示2:49:21。PB,一秒鐘!也算有所交代了吧?「經過一年的努力,我終於PB一秒鐘,我要感謝......」我環顧早已人滿為患的終點,卻沒有一個人可以分享喜悅。

痛苦但喜悅,這便是馬拉松的魅力所在。

完賽禮物一件接一件,裝了滿滿兩袋。揪著重重的兩大袋東西,在冰水池找到空位坐下來,大腿肌肉的抖動肉眼可見,花了幾分鐘才緩過來,才終於能把腳抬進冰池。手機一亮出來,大家都羨慕得要死,他們關心何杰的成績,我則關心自己的成績。嗯,短訊已經收到了。

淨成績,2:49:23。我靠,不是吧?!

從「PB一秒」變成「慢PB一秒」,「慶功大會」再次玩成了「檢討大會」。經過接二連三的檢討,也差不多可以得出結論了:跑得很好,下次別跑(全馬)了

可能有人會覺得:「是不是太小題大做?快一秒、慢一秒,有必要這麼耿耿於懷?」翻看自己2019年初次錫馬後的po:「......PB衫暫且讓組委會幫我保管一年。」結果這一等竟就五年。五年來世界翻天覆地,但我仍記得當初的執念,記得曾經坐在那個角落流過的淚。把PB定為「低標」,就是為了把這件PB衫帶回來。當然,現在我仍有資格申請(今年規定只要是「歷屆錫馬」的PB便可),但這樣穿上PB衫,試問我怎能問心無愧?

2024-01-23

2024香港渣馬的自問自答

1. 為何想跑渣馬?

因為渣馬是“由細聽到大”的IP品牌,歷史悠久加上強勢宣傳,早就深植人心。如果15年前要我說出一場馬拉松的名字,渣馬不是第一,而是唯一。

2. 為何又一直不跑渣馬?

⬜ 報名費貴,洗費高昂

⬜ 每隔幾年都會發生“跑死人”事故,擔心賽道保障不足

⬜ 社運過後,社會戾氣比較重,擔心比賽氣氛不佳

✅ 以上皆是

3. 為何今年又會跑?

只能說,一切都是機緣巧合(特別感謝🐲🐍🙊)......

4. 今次跑完有沒有改觀?

大有改觀。

✅ 報名費貴,很貴,太貴

❎ 很不幸再有跑手殞命(發生在賽後的地鐵站內,RIP🙏),但賽道本身而言,保障、志願者是足夠、專業和熱情的

❎ 氣氛還不錯,尤其在sub3集團,多數人有“萬金”的共同目標之下,顯得很團結、很包容、很熱血

❎ 以上皆是

5. 準備情況如何?

四字概括:毫無準備😂。

12月銀河馬、台北馬接連出現厭跑情緒,所以歸來後的一個月重在“養心”,停止上強度,調整好心態。對於渣馬,星期日比賽,星期五我才最終決定要跑,備戰是完全沒有的,“當一課長課”、保底sub3就行了。

6. 點評一下“三橋三隧”

港渣素以難度著稱,“三橋三隧”(昂船洲大橋、南灣隧道、青馬大穚、汀九橋、長青隧道、西區海底隧道)則是其中代表。

🔷昂船洲大橋(約10~11km):爬坡長、爬升高,屬全場最難;

🔶南灣隧道(約12~13km):屬下坡路段,沒有難度可言,反而是昂船洲大橋後“唞氣”的地方;

🔷青馬大橋(約15~16km):宏偉的世紀工程!其實並沒有跑上主橋,只是在引橋折返,所以印象不深;

🔷汀九橋(約17~21km):坡度平緩,不算太難。這段是漫長的折返路段,從對頭線可以看到許多知名跑手(如香港名將黃尹雋、姚潔貞、屈旨盈等等),還可以和自己的朋友打氣(尼泊爾天王s、強哥、萬金威哥、林sir、Ray哥、羊羊......)。讓自己分散注意力,就不會覺得很煎熬。

🔶長青隧道(約22~24km):也沒甚麼坡度,這天天氣涼爽,跑隧道也不算太難受,除了24km發生了些事......值得一提的是,長青隧道入口處附近,地面的凸出物都一一以紙皮遮蓋,十分細心。

🔶西區海底隧道(約33~35km):著名的西隧“心碎坡”!看到隧道盡頭的光時,我心裡想的是:“就這?”😂

7. 還有其他印象深刻的路段嗎?

過於強調“三橋三隧”,我覺得是淡化了渣馬的難度,我更願意稱之為“一直橋一直隧”。雖然不是每座橋都很斜很長,問題在於每次上橋都會心率飆升、體感辛苦,很難判斷自己是真的“爆了”,還只是上坡的緣故。

相比起早有防備的西隧,緊接而來的上環干諾道天橋更加讓人猝不及防。我原以為出了西隧就是嚮往已久的銅鑼灣鬧市景象,沒想到仍是延綿不絕的天橋,心理上這時比西隧更覺痛苦。

銅鑼灣鬧市,電車、竹棚、霓虹招牌、鑼鼓喧天、國際名店與魚蛋檔茶記的交織......符合人們對香港的一切印象。在這樣的地方跑馬拉松,過癮極了。

8. 請問24km時發生了甚麼?

我衝進了廁所,然後度過了3分鐘......

(因為這個狀況,我全程只吃了一包gel,不敢吃鹽丸...) 

9. 從廁所出來後發生了甚麼?

我被黑妹(Bib#206,印度選手Jadhav)追殺,從葵涌(25km)追殺到中環(38km),直到我主動降速。

這段屬於高速下坡路段,彎道也少,是全程最快最爽的,配速保持在4分內都不太費力。

10. 最後幾km又降速了,為甚麼?

跑了38km,任誰都會覺得累。我不認為那是“爆”、“撞牆”或者“堅持不下去”,只是突然想到,自己最最期待的銅鑼灣還在後頭,絕不可以“爆住返去”,寧願收一收,享受完最後3、4公里。

賽道旁邊的觀眾都很“肉緊”,不斷有人提醒:“仲有XX分鐘!”放心好了,一切早已註定😭😭😭。

11. 滿意自己渣馬的發揮嗎?

一課理想的練習,應該滿足這些條件:有強度,有些累,不受傷,跑完還想再跑......抱著“當一課長課”來跑的渣馬,都算是符合以上標準。

而且,以我臨時起意、毫無準備,還實現了過往一直辦不到的事:“等分段”(若扣除“消失的三分鐘”,更加是“負分段”!)。所以,滿意了。

12. 覺得渣馬有甚麼不好?

🔷領取參賽包安排:預約App起初有地區限制,星期六只開放到下午15:00......感覺有點歧視外地人了

🔷“萬金”政策:外地人再受一萬點暴擊......

🔷參賽包:一言難盡......

🔷完賽包:一言難盡......

🔷獎牌:一言難盡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