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3-30

薛定諤的貓:Part Two


Part One中,我們已經看到量子世界是何等的怪異,“槪率”、“測不準”、“精神分裂”、“波函數坍縮”、“過去不確定”一切似乎都有悖於常識。人們不禁要問,難道這就是世界的本質?因此,從“創會”的第一天起,“哥本哈根學派”一直飽受挑戰。而最“忠實”的挑戰者,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──阿爾伯特.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。

完成了家傳戶曉的相對論以後,愛因斯坦花了整整40年時間,企圖從哥本哈根學派的“雞蛋”裡挑骨頭。他堅持認為,世界再怪異,也應該遵循兩項原則:

原則一、實在性(Reality)。哲學中有一種稱為“實在論”(Realism)的觀點:“實在論者……認為真實的存在,是獨立於人類感官、信仰、概念與想法之外的。……人類感官所感受到的世界,只是真實的一種投射,並不是真實。”(@Wikipedia)筆者不是哲學家,不想爭辯實在論的對錯。只是愛因斯坦認為,應該存在一個客觀世界,而且哥本哈根學派似乎違反了實在論。

回到Kinder出奇蛋的例子。對於超市中陳列着的Kinder出奇蛋,就連3歲小孩都知道,玩具是事先放入蛋裡的。即使我們不把巧克力吃掉、不用X光儀偷窺、不用精密天平測量,它裡面還是放着一件完整的玩具(雖然是沒組裝好的),要麼是巴斯光年、要麼是胡迪警長。也就是說,不管我們觀察不觀察,蛋裡面的玩具也是“客觀存在”的、是“實在”的;對此,哥本哈根學派有何高見呢?


互補原理告訴我們,對於一顆量子Kinder出奇蛋,其狀態是疊加的!也就是說,裡面的玩具既是巴斯光年、又是胡迪警長,各佔50%。直到我們拆開包裝那一剎那,才“坍縮”成任意一款玩具。另一種說法是,在我們“觀察”以前,討論它是巴斯光年還是胡迪警長並沒有意義,因為它根本不是實際存在的玩具。

“換言之,不存在一個客觀的、絕對的世界。唯一存在的,就是我們能夠觀測到的世界。……測量是新物理學的核心,測量,行為創造了整個世界。”(@《量子物理史話》)看來,哥本哈根詮釋與實在論已經勢成水火了。

原則二、定域性(Locality)。定域性比實在性難理解一些。簡單而言,它是說任何信息都無法以超光速傳播,這種想法主要源於相對論。同樣以Kinder出奇蛋為例,不過這次情況複雜一些,假設Ferrero公司推出了一套2隻的特別限量版Kinder出奇蛋,其中一隻包着巴斯光年,另一隻則包着胡迪警長。現在你去意大利旅遊,買到了其中一隻並將它帶回澳門,那麼,當你打開它並發現胡迪警長時,你不必撥打長途電話,也會馬上知道,遠在意大利的另外一隻是巴斯光年。

至此,常理仍告訴我們,這當中並不涉及甚麼超距作用。不過,量子力學是無法用常理來理解的。前面已經提到,根據互補原理,量子Kinder出奇蛋是處於疊加狀態的,裡面的玩具都既是巴斯光年、又是胡迪警長。現在,怪事要發生了。當我們在澳門拆開其中一顆限量版量子出奇蛋時,它固然是“坍縮”成某款玩具,假設是胡迪警長吧,那麼另一顆蛋呢??不管它仍身在意大利、還是被外星人“俘虜”到宇宙盡頭的餐廳,它也只能是巴斯光年,別無選擇!或者說,它感應到遠方的孖生兄弟被“觀察”,瞬間從疊加狀態“坍縮”為巴斯光年!

看來,合理的解釋只有兩個:一、兩顆蛋存在着某種神秘的超距作用,定域性出錯了;二、哥本哈根詮釋有問題,所謂的疊加狀態是一派胡言,早在觀察以前,蛋裡的玩具就已經確定了。這就是著名的EPR悖論,其中“E”是Einstein的首字母,“P”、“R”則是愛因斯坦的兩位“盟友”,PodolskyRosen。當然他們的論文要嚴謹得多,不過大致上就是要表達這個意思。

無疑,作為哥本哈根學派的忠實挑戰者,愛因斯坦本人是傾向第二種解釋的。很遺憾,這一次愛因斯坦錯了,定域性失敗了。更遺憾的是,他甚至沒有活到“裁決”的那一天。不過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,誰又曾想到,用於挑戰量子力學的EPR悖論,最終孕育出“量子糾纏”這一全新領域。Brian Clegg近年寫過一本《量子糾纏:上帝效應》,中文版上市還不到一年,有興趣讀者不妨一讀。

長江後浪推前浪。哥本哈根學派抵禦了愛因斯坦的強大攻勢,卻被一隻小貓弄得風雨飄搖。我們前面已經提及薛定諤,以及他那名垂千古的方程。薛定諤還寫過一本關於生物的書,名為《生命是甚麼》(What is life?),此書筆者始終沒找着。一本70+年前的、由物理教授編寫的生物書,本來是不值一提的,不過據說,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克里克(Francis Crick)正是受此書啟發,才放棄粒子物理、轉攻分子生物學,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。

當然,薛定諤最受現代人歡迎的,還是他的那隻貓。
一幅關於"薛定諤的貓"的Meme
薛定諤跟愛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伙的,“薛定諤的貓”就是用來踢“哥本哈根學派”的館的。當然這只是一個思想實驗──沒有證據表明,薛定諤曾經進行過如此慘絕人寰的實驗。要進行這個實驗,首先要準備以下道具:
- 一個密封、不透明、隔音良好而且足夠大的箱子;
- 一隻健康的貓,年齡、性別、品種不拘;
- 一顆放射性原子,它在一小時內衰變的槪率是50%──換言之,這種元素的半衰期是1小時;
- 一瓶毒氣。薛定諤本人選了Zyklon B(氰氫酸),筆者則更喜歡VX等有機磷類AChE抑制劑;
- 一套稍為複雜一點點的機關。如果原子衰變了,機關會被觸動,毒氣瓶會被打碎,貓會被毒死。這樣,我們就把貓和原子的命運綁在了一起。
"薛定諤的貓"實驗示意圖

 好!現在把所有貓關進箱子裡(貌似科學家都很喜歡這樣做),讓“實驗”進行一小時。當我們重新開封時,發現活貓、死貓的槪率各佔一半。聽起來有點像“俄羅斯輪盤”遊戲,往彈匧裡塞三顆子彈,對着貓開槍,牠將有50%的機會活下來。

但這是量子力學版的“俄羅斯輪盤”!哥本哈根學派聲稱,當我們不去觀察時,一顆放射性原子的狀態是疊加的,它既衰變了、又沒有衰變!然而這一次,原子與貓是唇齒相依的。也就是說,貓的死活也處於疊加狀態!貓既死了、又沒死!!

 正統科學居然給出了這樣的推論,簡直讓人啼笑皆非!

哥本哈根的“新聞發言人”自然可以宣稱,貓的確曾經處於疊加態,只是當我們打開箱子觀察時,波函數坍縮了,牠的死活才有定論。而正因如此,我們永遠看不到既死又活的“喪屍貓”。但是,更多的質疑接踵而來:改用隔音性能差一點的箱子,我們能聽到瓶子敲碎的聲音,以及貓的哀鳴聲嗎?讓科學家戴着防毒面具去觀察實驗,他會看到“喪屍貓”嗎?要是讓另一隻貓觀察實驗呢?牠會受到“喪屍貓”的襲擊嗎?而如果我們加裝一台攝錄機,是否能拍攝到“野生喪屍貓”呢?……

哥本哈根學派面對的根本問題是,甚麼是意識?意識是怎樣令波函數坍縮的?如果人類意識能使波函數坍縮,那麼貓呢?黑猩猩呢?植物呢?超級電腦呢?面對潮水般湧現的問題,哥本哈根學派顯得有點手足無措。

應該說,薛定諤的貓沒有宣判哥本哈根的死刑(畢竟實驗是無法驗證的),卻給了懷疑者自立門戶的機會。一個廣為人知的新門派是“多世界詮釋”(Many-Worlds Interpretion, MWI)。它是說,神馬狀態疊加、波函數坍縮都見鬼去吧,根本沒有這回事!在我們關上箱子的那一刻,世界實際上一分為二,分裂成兩個互不相干的世界,其中一個世界裡,貓倖存了下來(暫且把它稱為世界A),另一個(世界D)裡則一命嗚呼。
多世界詮釋:關上箱子的那一刻,世界一分為二

 MWI聽上去舒服多了,難怪科幻作家對它如此着迷──“平行宇宙”一詞我們都非常熟悉了。然而,它的推論同樣荒誕不經:這一次,既然沒有了波函數的坍縮,我們用貓、用人做實驗都一樣了。不妨邀請你的仇人(假設是X先生吧,希望不要是我>.<)來參加這項實驗吧!

既然是仇人,我們就要把X先生往死裡弄(好惡毒)。我們把X先生鎖進箱子裡,讓世界一分為二。在世界D裡,目標達成了,X先生翹掉了;而世界A裡,X先生活了下來。不用緊,我們讓X先生在世界A裡再進行一次實驗,世界A又一分為二,這次變為世界AA和世界AD。接下去呢?讀者都很聰明,一定注意到,下一次實驗分成了AAAAADAAAAAAADAAA……AAAA……D

由此可見,無論實驗進行多少次,X先生總會存活在某個世界裡,儘管在其他無數個世界中,我們都如願以償了(再強調一次:好惡毒)。至此,我們一直以旁觀者的身份在“觀察”實驗──好吧,也許還有兇手的身份。接下來,我們不妨換位思考,從X先生的視角看問題。

同樣地,在關上箱子的那一刻,世界一分為二。問題是,在D世界中,X先生一命嗚呼了,甚麼感覺都沒有了,這個世界對X先生來說就已經沒有意義了。對他來說,惟一有意義的世界,就是活着的那個世界,即A世界。現在,X先生只能意識到、感覺到A世界。

好!現在讓實驗反覆進行,那麼,X先生始終能意識到、感覺到一個世界,即AAA……A世界。而對於X先生本人而言,只有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。換言之,在X先生眼中,無論實驗進行多少遍,他自己永遠不會死掉!

(如果讀者覺得以上兩段難以理解,請不要怪我,我也是抄別人了,稍作修改。)

總結一下,根據多世界詮釋,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,每次實驗都有50%的機會幹掉X先生,但存在某一個世界,X先生是刀槍不入的;而在X先生本人看來,他只活在那個刀槍不刀的世界中,他永遠不會死。這個詭異的現象被稱為“量子永生”,看來這並不比“喪屍貓”好多少。而更糟糕的是,同“薛定諤的貓”一樣,“量子永生”也是無法通過實驗驗證的──如果你想長生不老,最好的辦法是吃唐僧肉,而不是把自己鎖進毒氣室裡!!

MWI以外,物理學家還創立了許多小幫派,但迄今為止,沒有一派能夠撼動哥本哈根的正統地位,“薛定諤的貓”至今還未有滿意的答案。限於篇幅,這些小幫派不逐一介紹了。

尊敬的物理學家們,在你們鬥得你死我活時,拜託多發明幾隻“薛定諤的貓”之類的怪物,為我們這些局外人增添一點樂趣,謝謝! 〔全文完〕

References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