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9-17

2022銀馬備戰小結(1)

切要從一頓早餐開始談起。

優秀的跑者——例如“旋風腿”Ray哥——總有很多共通點,其中之一是,他們隨時記得離重要比賽還有多少個星期,更非常清楚每星期需要練到甚麼程度。這可能是我無法成為“優秀跑者”的原因之一,因為我對於日期的運算一直不靈光。

雖然運算能力似乎與長跑關係不大,可是如果您也模仿一下他們的習慣,一定會驚訝於訓練時間的稀缺,一定會感歎每週長課機會的寶貴,從而珍惜並努力完成每一次訓練。

8月2日,星期二,離銀河馬拉松還剩18個星期。Ray哥計劃這天要早起為愛妻買一份精緻的早餐,並且——由於實在起得太早——在早餐店開門之前,他還有3.5小時先跑完一個42.2km的全馬。

這可算是給澳門跑步界拋出一枚“重磅炸彈”,其影響之深遠更甚於Pong哥6月怒刷松山70km。要知道澳門在6月18日剛剛經受了一波新冠疫情的衝擊,疫情奪去了6位長者的生命、導致超過1800人染疫,其間並首次實施了為期10天的“相對靜止”,直到8月2日的凌晨12時,包括“跑步禁令”在內的多項防疫措施才剛結束。持續了足足一個多月的疫情,讓眾跑者的訓練計劃都嚴重停滯。正當大家躍躍欲試、摩拳擦掌地準備“恢復訓練”之際,Ray哥卻已經交出一個Sub330全馬——對不少跑者可能已經是遙不可及的目標,其爆炸性是可想而知的。

先例既開,形形色色的“報復式跑步”便都見怪不怪了,諸如威少的8月“全勤獎”兼500+km跑量,諸如David兄每日2~3課殺遍澳氹路,諸如尼泊爾哥哥Biru 5km大PB和直上30km(他以前跑過最長的距離只有16km)的壯舉......30km以上的長課爭先恐後地出現,仿佛沒有能力在8月的暑熱下完成30km者,在本澳跑壇都已經無地自容了。

一場“跑量遊戲”徐徐展開,吸引到各路英雄競折腰。疫情之於跑者,就好像安全車之於F1賽車,雖然讓大家都慢了下來,卻也為後來追趕者提供了縮窄差距機會。譬如像我,藉着疫情其間保持“散步”與跳繩,得以較快提升狀態,並在8月14日率先跨過了所謂的“30km門檻”(這為後來發生的一些事埋下了伏筆,本文不展開)。縱觀整個8月,365km的總跑量雖然跟優秀跑者們還差一大截,也已經是本人歷來第二高的了,不論質、量都已經迅速推進甚至超越了疫情前水平。

欲望與野心容易使人沖昏頭腦。步入9月,情況急轉直下。

處暑、白露之交,西北太平洋接連有“猛貨”颱風游弋北上,華南沿岸一連吃了十幾天的下沉氣流、吹了十幾天的“空調外機”,才來了兩天的初秋涼意被驅散得無影無蹤,炙熱而渾濁的空氣令人窒息,對跑者而言更是苦不堪言。

但天氣對待所有跑者都是公平的,區別只存在於跑者的意志力上。強大的跑者們(龜、6、威、MD、Dino,等等)還嫌條件不夠嚴酷呢,偏要挑在午後的烈陽下完成艱苦的訓練;反觀我自己,則早已在酷暑和過度激進的增量中迷失了方向,陷入到可怕的厭跑情緒中。9月才剛過一半,這月的“跑量遊戲”便不得不舉手投降、自我放飛——一週前還跟我跑量一樣多的龜,此刻已經領先我30km了。沒有辦法,畢竟像那樣的危險遊戲,只有最堅毅、最富經驗的跑者才駕馭得了。

現在的情況如何呢?長課的進度停滯不前,似乎已經墮入務求安穩、不思進取的“舒適區”陷阱;配速課、間歇課更是慘不忍睹,疫後最初兩星期的“恢復性”課表固然得心應手,可是越到要重回正軌時,就越是力不從心,每次不是速度、時間不達標,便是距離、組數未完成——有時候則是兩者兼之。但相比起完成不了課表,更大的問題是,連面對課表的決心與勇氣都正在丟失。好幾次清晨5:30醒來,發現自己四肢無力,明知達不到要求,便索性倒頭繼續睡。

比賽周期已經悄然逼近。本來,在9月25日的公路接力賽,我想感受箱根驛傳般的激情燃燃燒;10月9日的越野賽,我想在郊野的環境中轉換心情;10月23日的第三回合,是我“揚長避短”、爭奪積分的機會;11月6日的長沙馬拉松,那是暌違已久的第一個外地賽事;12月4日銀河馬拉松,我要完成去年的未竟之志。

現在看來,一切對成績的追求都越發不切實際。只希望一週接一週的忙碌比賽,能幫助我找回跑步的樂趣。怪自己沒法像優秀跑者們一樣,頭腦清醒地、循序漸進地把狀態慢慢推升呢!

寫於2022年9月17日,離銀河馬拉松還有11星期。

3 則留言:

  1. 好想跟你學野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如果你這樣也算是意志消沉,我已經是等於放棄跑步(///▽///)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