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次參加全程馬拉松比賽,歷經高雄、廣州、台北、無錫、北京、廈門的飄泊後,終於要在自己的城市也來一場全馬了,證明7是一個幸運數字。
話雖如此,可要不是因為2020年(“異靈異靈年”)的特殊狀況,出行和舉辦賽事充滿不確定性,我才不打算現在就跑澳門的全馬呢!畢竟澳門馬拉松的平淡和難度是眾所周知的,對比起檔期相近的大阪、廣州和台北等等,更是失色不少。
難跑是難跑了點,可這畢竟很可能是全年唯一能參與的全馬比賽了,姑且把它作為今年的目標。有甚麼成績、目標,就試着在這裡完成吧!
那麼這場的目標是甚麼呢?自從台北長榮半馬突破了1小時30分大關後,理論上全馬已經具備了跑進3小時10分的條件了(簡單的估算公式是:全馬時間 = 半馬時間 x 2 + 10~15分鐘)。可是有條件歸有條件,甚麼時候兌現就說不準了。隨後的兩次嘗試,北馬因練習量不足和心態放鬆,最後5公里兵敗如山倒;廈門那次跑得還不錯,可惜最後仍因為疲勞和抽筋而功敗垂成。所以,本場目標首先繼續定格在3小時10分。難度固然有,可總不能期望自己經歷一年訓練後,成績反而有所退步、跑得比廈馬還慢吧?😅
其次,比起完賽成績更重要的是,比賽過程不要停下來、後半程不要掉速。村上春樹寫道:“無論多麼痛苦我都不走,這是我的驕傲。馬拉松是跑的比賽,不是走的比賽。”過去六次參加全馬,我卻連一次都做不到,都在後半程出現不同程度的掉速,到了30+公里階段,或多或少需要停下來喝水、噴藥、散步......始終算不上是“跑完全程”。希望這次可以真的做到全程不要停下來,做到後半程不掉速、甚至是“負分段”,這樣我才算是真正具備了“完走”馬拉松的能力,為未來更高的目標(說白了即是Sub 3)奠下基礎。
此前的個人紀錄3:12:58,目標總不能比它低😅 |
幸好今年賽事活動不多,目標明確,我有將近一整年時間專心準備——“專心準備”必須是這場澳門馬拉松的關鍵詞。
“專心準備”意味着在跑步方面花費了更多時間、跑了更長的距離,可是並不意味着練得更加艱苦——事實上,這年的練習我反而覺得輕鬆得多了。究其原因,最主要還是心態的改變。
以往我的課表結構很簡單,逢二、四各一個12km的T速跑,週六則是逐漸拉長、接近或稍慢於M速的長課,週日再視乎情況,偶爾再來一課慢跑。這樣的練習,紥實卻並不高效,每次練習的強度都不小,結果是“厭跑”的情緒逐漸萌芽,每朝醒來一想到要跑步就頗覺恐懼,看不見這樣的日子“甚麼時候是個頭”。
疫情讓整個世界停頓下來,人們得以靜下心來重新審視一切。往昔那種過於單調的訓練方式已不可持續,加上近年來“低心率慢跑”主義的不斷薰陶,我不得不開始轉變,對課表一點一點加以調整改進:
- 開始注重對運動心率的記錄,並據此不斷調整課表,保證每月“區間5”跑量(T速及I速)不超過20%。新入手的Garmin手錶讓心率統計變得容易多了;
- 開始重視慢跑,把輕鬆跑和(強度練習後的)緩和跑都編入課表,如同強度課一樣重視,每星期保證至少1~2次的輕鬆跑;
- 因為增加了許多慢跑,月跑量得以大幅提升,以往無論如何都排不到300km,現在高峰時(十月)居然跑了340km;
- 把一週兩課的T速跑分化,一課保持原來的12km但降低強度(M速,區間4);一課則縮短距離(約8km)但保證強度(T速,區間5下限),完成高強度後再進行緩和跑。調整後兩課練習都不至於太艱苦;
- 長課則一分為三,每月一次樂善盃越野路線(約14.4km),一次較短(20km~25km)的M速長課,其餘皆是30km以上的LSD(E速,區間3),直到賽前一個月左右才做30km以上的M速長課;
- 最長的LSD是10月初的倫敦馬拉松線上賽,經此一役,對42.195km距離的恐懼便已消除;
- 以往不練間歇是因為承受不了那麼高的強度。今年混入元家班偷師,跟隨練習長間歇,在眾人指導和反覆嘗試下終於掌握了間歇跑的正確感覺;
- 借助Garmin手錶的恢復建議,隨時調整以上各課的編排(“綠燈”可上高強度,“黃燈”只可慢跑,“紅燈”停止跑步);
- 因為跑步已不那麼讓人精疲力盡,每星期還可以加入2~3次簡單的徒手肌力訓練,試圖改善核心力量不足的短板;
- 參加了樂善盃、3000測速賽、倫敦線上馬等小型活動,這些活動既能讓我提前適應賽前的緊張心理,又不至於影響訓練周期——相對地,去年秋冬基本上是每月一賽(全馬或半馬)的節奏,頻繁的“減量—參賽—恢復”導致訓練周期經常中斷。
一個典型的週課表:週一M速跑,週二間歇,週四輕鬆跑,週五T速跑,週六LSD |
我甚至一時衝動買了津田誠一教練(日本“最強公務員”川內優輝的大學田徑教練)寫的《市民跑者之王》,不是為了讓自己也成為“市民跑者之王”,而是因為書中的理念與轉變中的我驚人地契合。書中反覆強調“練習要保持‘游刃有餘’的感覺”、“不要努力過頭”、“享受跑步的樂趣”;間歇菜單與元家班的內容幾乎同出一輒;甚至連“每月爬一次山以鍛鍊肌力”都被津田教練推薦。拜讀過這本書後,更堅定了我投奔“慢跑黨”的決心。(只是書中介紹那種“每星期只做兩次重點練習”的理念,作為剛剛脫離“速度黨”、投誠於“慢跑黨”的我暫時還接受不了😅)
現在的課表,快慢長短兼而有之,跑量、速度、恢復、肌力、乃至心理都全方位兼顧,感覺比之前合理多了。而且重點是“吃得下,能吸收”,沒有哪一課感到特別困難,“厭跑”的感覺被一掃而空。
然而這畢竟不符合人們的認知,正如俗語所說“不勞無獲”。更輕鬆的練習,真的能帶來更好的成績嗎?真的可以讓我達成“兩大目標”嗎?
另一邊廂,兩個小伙伴磨刀霍霍,矢志要在這場澳門馬拉松中大展拳腳,目標跟我一樣是3小時10分。他們無疑是最好的參照對象,其訓練之艱辛嚴苛甚至遠超我當年,每當我慢慢悠悠地在松山刷着LSD、或者在蓮峰運動場慢跑時,總會被他們輾壓得體無完膚,仿佛我們不是在從事着同一項運動、不是在為同一個目標準備着。即使我自己也不禁懷疑,我這種輕輕鬆鬆的“慢跑黨”,真的還能跑出和“速度黨”同樣的水準嗎?
這一切,只有留待比賽日見分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