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3-01

澳門旅行構思

“《澳門旅行構思》?那是甚麼鬼?”看完標題後諸位一定這樣想。任憑筆者如何熱愛規劃行程,也不至於要對自己居住的城市寫一篇《旅行構思》吧?

有時候事情就是那麼巧。話說由於筆者工作勤奮,假期累積至今,14年的假竟還有3天沒放完,15年的更是紋風未動。就連老闆都看不過去,催促筆者速速把假放掉。正當筆者煩惱如何安排假期之際,手機一抖,居然是室友R君傳來的微信,說三月初要來澳門,大概會逼留3~4天。不放白不放,那就請幾天假招待一下吧--畢竟R君是從杭州來的!有則短文如斯說:

如果时光可以回到1996年,你什么也不用干,去杭州找一个叫马云的人。请他吃饭,请他喝酒,请他到KTV里玩耍,不要让他花一分钱。跟他拜把子,你现在就牛逼了。但是时光是不可能回的去了,,,可是现在 时光让你在2016年岁月之际,没错,你来找我。请我吃饭,请我喝酒,请我去KTV里玩耍。给自己一次机会,让我还给你一个奇迹。记住,每天晚上我都有空。联系电话微信XXXXXXXX。

既然要盡地主之誼,當然要做些準備功夫。雖然旅遊局網上已經寫了許多“論區行賞”路線,然而出於無聊,筆者還是想自己動手,花點心思寫幾條路線--許多路線其實是早已成型於腦中,只待化為文字。

以下列了幾條線路,每條都差不多可以走一整天。先後次序上沒有特別安求,只要避開各博物館的閉館時間即可(見下)。
星期一:民政總署,澳門博物館,典當業展示館 / 龍環葡韻 / 藝術博物館,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
星期二:大賽車博物館,葡萄酒博物館 / 牛房倉庫 / 海事博物館 / 崗頂劇院
星期四:科學館


【線路1】

應該是最經典的遊澳線路之一,覆蓋澳門半島大部分的古蹟文物、世遺景點以及馳名美食。前半段是常規景點,後半段則加了些 腦殘 非主流元素。


室友住在氹仔,筆者則住在澳門半島,因此最理想的匯集地點便是新葡京前的亞馬喇前地--地處澳氹之間、巴士四通八達、毗鄰眾多景點。沿殷皇子馬路,仰視過新葡京、行經貼滿藍白瓷磚的葡文學校,來到行程第一站、藏於巷子深處的瑪嘉烈葡撻。價錢再貴、環境再差、輪候時間再長、服務態度再惡劣,遊人們卻依然趨之若鶩--其實筆者一直告誡內地友人,直接光顧肯X基得了,因為肯的葡撻食譜就是向瑪嘉烈買的。可是它畢竟聲名在外,還是要把它編進行程裡,作為早餐的一個選項,要不要花錢悉隨尊便。


繼續沿殷皇子馬路和新馬路走到大堂街,右轉拾級而上,一下子從新馬路的喧鬧跳脫出來。沿途經過的名食有“大堂炸雞”(不過還是光顧肯X基好了...),前方不遠就是第一個世遺景點,主教座堂和大堂前地。主教座堂面朝三條下坡路,記得選中間那條“大堂巷”,這裡不僅有另一個世遺景點盧家大屋(修葺中,暫不開放參觀...),也是噴水池周圍最重要的小吃街:檸檬車露雪糕和台灣胡椒餅都是剛獲米芝蓮推薦的街頭小吃,此外還有深受遊客歡迎的恆友魚蛋牛雜。要是剛才葡撻沒吃飽,可以在此大開殺戒。

下一站,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。還未吃飽不用緊,大三巴街上的肉乾、杏仁餅隨便吃,不要錢。街道盡頭,雄偉瑰麗的大三巴牌坊便赫然入目。先別着急從自拍的遊客中穿插而上,石級底下拍完照後,可以繞到右邊沿戀愛巷上去,那邊景色更特別,而遊人亦少得多,上去後還可以先參觀一下小巧精美的哪吒廟和舊城牆遺址--兩者都在《世遺名錄》裡榜上有名。

來到大三巴的,一般也會登上大炮台。大三巴左側有座花園,入口處就有個岔口,一邊指向“澳門博物館”,另一邊指向“大炮台”,筆者建議,不論對博物館感不感興趣,都應該選“澳門博物館”那邊,因為內有電梯登上大炮台,可以省卻爬樓梯的體力。

轉眼到了午飯時間,來到澳門,當然首選葡菜。澳門的葡菜館不少,然而要麼價格甚高,要麼出品參差。想找好吃不貴的葡菜,可以考慮大炮台下方的“蕃茄屋”。餐廳原設在史山斜巷,去年年底搬到了哪吒廟斜巷,還在鏡湖馬路開了分店--那就順便路過一下柿山哪吒廟吧。


從哪吒廟斜巷下來,可以“反穿”噴水池:經板樟堂街、板樟堂前地、議事亭前地到民政總署,沿途景色無可挑剔,可謂是全澳門歐陸風情最濃厚的地方。除了世遺古蹟,這裡還是座大型露天購物廣場,一眾連鎖品牌(主要是服飾類)爭相插旗;有集郵愛好的,還可以到郵政局大樓的集郵商店淘個寶、寄張明信片;至於“吃貨”,不容錯過的還有義順雙皮燉奶(不過作為本地人的筆者是從未打算過“幫襯”,一碗燉奶30元,其實吃的不是奶,全是舖租...)。

世遺歷史城區一直向民政總署背後的崗頂、主教山方向延伸,沿民署大樓左邊的東方斜巷上坡,不遠處便是崗頂前地:小小的一片廣場,卻坐擁“崗頂前地”、“聖奧斯定教堂”、“崗頂劇院”、“何東圖書館”四處世遺景點,每一個都免費開放參觀,夠大家逛一陣子。

沿第一警司處旁的夜呣斜巷下去,畫風一轉,換成了中國風。兩排低矮的房子,統一漆上粉白的外牆和朱紅的窗門。去年一同參加另一室友C君的婚宴時,R君曾指着小兩口在福隆新街的合照(當時也是筆者帶去的),問起這個地方--那就假設他感興趣吧!除了建築藝術,這裡的碗仔翅也吸引不少觀光客慕名而來哦。

離福隆新街盡頭處不遠,還有座德成按,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嘉許獎,曾在上海世博會1:1展出,現設有“典當業展示館”......關於這座典當業展示館,筆者都差不多可以擔任導賞員了(以下略去三千字)。展示館由今年元旦開始免費開放,既然路過此地,那就進去瞭解一下這門博彩周邊行業的百年興衰吧!

接下來新馬路-營地大街-關前街-果欄街-沙欄仔-十月初五日街這條線路,大景點並不多,卻能讓諸位感到時光倒流了數十載,仿佛回到解放初時的澳門,沿途地攤、小店全是擺賣古董、二手貨的,與殷皇子馬路的珠光寶氣毫不協調。據說去年高X地產把關前街承包了下來,準備打造一條文創街,頗值得期待,只是不知進度如何。不過,不起眼的窄巷卻是“吃貨”天堂,勝利豬扒包、金馬輪餅店、強記羊腩煲、榮記豆腐花、洪馨椰子雪糕、黃枝記雲吞麵、滄洲蛋撻、南屏雅敍、大龍鳳茶樓......全是獨當一面的名食。

最後,新馬路尾的十六浦娛樂場也可以看看,比較有意思的是那個3D奇幻世界,不過價格不菲(現在貌似減了100元,只售MOP88);要是走累了,在十六浦門口就有巴士站,室友可以乘33路返回氹仔住處。



【線路2】

路2主要集中在新口岸區,景點不如上一條那麼豐富多彩,可是,諸位若對各種展館感興趣的話,這條線也足夠玩一整天了。

早餐沒有考慮,筆者其實比較傾向吃麵包的,廉價、省時、還飽腹。而且環顧旅遊活動中心四周,似乎除了一干酒樓外,也沒甚麼吃早餐的選擇。

本日行程始於綜藝館側的旅遊活動中心,這裡有兩座頗具地方特色的小型博物館。大賽車博物館,展示的是澳門“金漆招牌”之一的大賽(塞)車,除了一眾經典戰車外,更可以利用模擬駕駛器在東望洋跑道上風馳電掣,R君從前是車迷,相信會有興趣吧?!葡萄酒博物館,則通過眾多珍藏葡萄酒,展示了葡萄牙的酒文化,參觀者還可以憑試酒券免費品酒。筆者十多年前參觀時,進場和玩遊戲都要買票的,現在則全面免費(遊戲每人限一次),先開車還是先喝酒,請諸位自行決定。

金蓮花廣場與旅遊活動中心一街相隔,廣場上有中央人民政府送給澳門的回歸賀禮、大型雕像《盛世蓮花》,每天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。不過,這個地方其實沒啥玩頭,路過看一眼足欸。

下一站,漁人碼頭。這個地方佔地不小,景色還是很不錯的,卻始終火不起來,商業大街空空蕩蕩的,商舖一換再換,部分設施更是建了又拆、拆了又建。不過人少也有好處,步伐可以悠閒一些,拍照也不像議事亭前地那般人頭湧湧。沿漁人碼頭的漂亮街道南下,一路便可通向澳門科學館。

筆者曾千里迢迢來到蘇州博物館,瞻仰大師建築,沒料到貝老在澳門也留下了作品--澳門科學館便是出自貝聿銘之手。午餐也可以在科學館解決,這裡有個不錯的選擇--麥當勞。觀眾看到這裡一定會罵我,其實那可是全澳“逼格”最高的麥當勞,價格都比外面貴。一邊吃着板燒雞腿包,一邊隔着落地玻璃欣賞無敵海景,諸位感受一下......展館方面,螺旋上升的陳列館範圍不少、琳瑯滿目,涉及多個領域,但總體而言比較適合“一家大小”遊玩;天文館則更是榮獲Guinness世界紀錄認證的“最高分辦率的立體天文館”。

科學館對面還有兩個館,一是藝術博物館(要花錢參觀的藝術館筆者一般是拒絕的...),二是回歸賀禮陳列館(這個不用錢,陳列的是澳門回歸時各省贈送的賀裡,一共就三十多件),各位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參觀。

最後可以看一下新口岸區的娛樂場,六家博企在此區都不同程度地插了旗,其中的永利度假村、美高梅金殿和新葡京也都是“旗艦”級別的。沿着雜草叢生的海岸線走去,首先會經過觀音蓮花苑,那是中葡友好系列雕塑之一。跟金蓮花廣場一樣,路過看一眼足欸。

美高梅的天幕廣場還是比較值得一看的,濃厚葡萄牙風格的廣場本身就很漂亮,適逢現在正舉行光影藝術展,整個廣場更是變成了奇幻絢麗的海洋世界。餐飲方面,筆者大致瀏覽了菜譜,覺得“食.八方”的價目勉強還能承受(特別是現在還有“澳門愛我”的八折優惠),其他的...沒有裝逼的必要吧?!又不是跟女神約會......

【線路3】

條算是線路1的“世遺”補充線路吧,前面還未涉足的世遺歷史城區,大部分都在這條線上補完。


...(待續)

【線路4】

夠走這條
的旅客,肯定是無聊到一定程度,因為相比起其他線路,這條的亮點和對遊客的吸引力無疑差一大截。不過,亦正因如此,從這裡最能感受本地的風土人情;而且雖說“小眾”,這裡其實也包括了所謂“澳門八景”中的四個。

線路始於紅街市。有些人就喜歡在旅途中逛街市,瞭解當地的物價,看看當地的特產,甚至親自炮制幾道地道菜色。如果諸位也有這樣的興趣,可以來到紅街市,那算是澳門比較有代表性的街市,其大樓更是全澳唯一列入文物名錄的街市建築。除菜市場本身外,旁邊的龍華茶樓則是碩果僅存的舊式茶樓,諸位可以在此享用傳統粵式早茶--其實吃的不是茶,而是情懷。另外,如果想要尋找鉅記、咀香園以外的手信,紅街市對面的懷舊小店晶記餅家相信能給大家驚喜。

在紅街市所在的高士德大馬路以北,相隔兩個街口的那條街就是美副將大馬路,這裡的旅遊資源其實相當豐富:

  • 街首那座葡式折衷主義風格的黃色矮樓名曰牛房倉庫,過往是檢疫待屠宰牛隻的倉庫,現在則轉型成文創空間,除設有圖書室、咖啡廳、工作坊外,也會定期舉辦各類藝術展覽,建築物本身亦將獲評定為“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”;
  • 沿馬路前進,會先後經過兩座寺廟,前面較小那座是城隍廟,俗稱“觀音仔廟”,後面那座是普濟禪院,俗稱“觀音堂”,是澳門三大古廟中最具規模的一座,也是“澳門八景”之一,這裡不僅有明代古剎,後花園裡的石椅也極具歷史意義,那是清朝《中美望廈條約》的簽訂地,是滿清喪權辱國的一個歷史印記;
  • 另一個歷史印記是位於望廈山山頂的望廈炮台,入口位於兩座廟宇之間。雖然氣勢上無法與大炮台相提並論,它卻是全澳唯一炮口對準中國大陸的炮台,是當年葡軍監察及控制關閘邊界的基地。除卻炮台,望廈山自身的環境也十分清幽,適合早晨健身、散步,另外澳門旅遊學院、澳門廣播電視台也落戶於此;
  • 從新西洋墳場與鮑思高球場之間的小巷轉進去,則可以抵達螺絲山公園。公園只是普通的市民公園,沒太多值得一提的,附近則有座通訊博物館,此外,東望洋跑道上的著名彎道“髮夾彎”也位於螺絲山上。
  • 除了以上值得駐足遊覽的東西外,美副將大馬路上還有獨具特色的別墅群。這些別墅目前都不對外開放、甚至部分已丟空。不過,政府已有計劃活化該區,利用別墅的硬件打造文創村,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


馬路盡頭處是個分岔路口,往左通往水塘,往右則通往二龍喉公園。新口岸水塘是澳門境內面積和貯水量最大的貯水庫,由人工填海方式建成。現在,圍繞水塘建成了一條暢通舒適的步行徑,成為不少市民跑步健身及“拍拖”散步的勝地。步行徑的西、北分別依靠松山和螺絲山,東面可隔海眺望建設中的“世紀工程”港珠澳大橋以及“澳門八景”之一的“鏡海長虹”--友誼大橋,南面則可飽覽新口岸娛樂區的繁華,也將經過大賽車的起點。步行徑全長2440米,筆者跑一圈平均13分鐘不到(根據最近一次水塘10km的成績),步行估計半小時左右。

各位逛了水塘一圈後,可以繼續前往二龍喉公園。那是澳門半島上唯一飼養及展示獸類的公園,“大明星”是陪伴澳門市民將近三十年的亞洲黑熊BoBo。如果各位精力旺盛、饒有興致,還可以經二龍喉公園的石級,一舉登上松山。當然,筆者更建議花澳門幣2元,買張單程票,體驗一下全球最短的觀光纜車--全程只消一分多鐘。

松山(又名東望洋山,與俗稱“主教山”的西望洋山相對)這個地方,筆者簡直是感情深厚--建於松山52米等高線的33彎緩跑徑,正是筆者練成半程馬拉松的地方。不過遊客至此,大抵不是來跑步的,所以筆者主要推薦的是東望洋炮台。那是“世遺歷史城區”中,唯一孤立存在的部分,不僅是澳門半島上海拔最高的地方,可以俯瞰整座城市,還有防空洞、颱風信號、東望洋燈塔(不開放)、聖母雪地殿教堂等可供參觀。其中的東望洋燈塔落成已逾150年,不僅是遠東最古老的現代燈塔,不僅是“澳門八景”之一,不僅成了一元硬幣和100元紙幣(中國銀行版)上的圖案,燈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標值,更成為澳門於世界地圖上之地理定位--確是實至名歸的“地標”。

下山時不必再從二龍喉公園下去,可沿東望洋炮台附近的水池斜坡-地厘古工程師馬路-得勝斜路-東望洋斜巷下來,一路上將經過頗具建築藝術的聯合國大學、以及紀念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的“華士古.達伽馬花園”。各位路過可以看看。

至此一直未有為午餐提供建議,雖然不是主要遊客區,一路上還是有兩間“逼格”較高的餐廳,一是望廈山上的旅遊學院教學餐廳,以為那只是普通大學食堂,其實連挑剔的米芝蓮食評也對它豎拇指推薦的!另一家位於華士古.達伽馬花園上方、皇都酒店內的花道(Fado)葡國餐廳,筆者有幸來過一次,發現許多東西甚至不知如何入口--才知道自己逼格太低...如果已經吃膩了葡餐,美副將馬路、二龍喉公園附近以及東望洋斜巷下都有不少平民茶餐廳,觀音堂對面則有幾家素食店,水塘與二龍喉公園之間則有鮨X亭日本餐廳,而皇都酒店裡還有家“梓園”上海菜館......

從達伽馬花園對面的路口直入,走過三、四個街口後,當兩旁的建築讓諸位感到耳目一新時,表示諸位已經來到下一個景點“瘋堂斜巷”了。顧名思義,來這裡當然是看瘋子的--藝術家和瘋子,誰分得清呢?先說說名字,“瘋堂”指座落於這條街上的望德聖母堂,因為教堂最初是為痲瘋病人而設的,教堂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,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。不過教堂不是主要看點,更值得把玩的是這裡的文創空間。瘋堂斜巷是澳門比較成熟的“文創村”,擁有仁慈堂婆仔屋、大瘋堂藝舍、瘋堂10號創意園、還有眾多的文創小店,每一座古老房子都美侖美煥,即使對文創不感興趣,光看建築也已經賞心悅目。斜巷旁邊那條街上還有聖味基墳場(舊西洋墳場),也值得大家參觀--至此諸位一定認為筆者也瘋了......

墳場下方是澳門面積最大的塔石廣場。十多年前那裡還是一座足球場,後來因為東亞運的緣故,在球場周邊興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室內體育館,原有球場則被夷為平地。爾後,空空蕩蕩的廣場、使用率極低的“玻璃屋”、以至廣場下方奇葩的行車隧道,莫不遭人詬病。可是,不管本地人如何不買帳,對外地遊客而言,來這裡相信是不會失望的。同樣是歐陸風情,這裡的建築卻多了份整齊劃一的美,所有建築統一被漆上紅黃色,其中的中央圖書館和塔石藝文館都是對外開放的,諸位若有興趣,可以進內仔細品味。

在紅黃色別墅群的末端,色調雖然變成黃白色,建築物和圍牆的風格卻似乎是一脈相承。以為又是葡國人留下的東西,進園一看,卻兀然變成江南風格(不是韓國那首神曲...):太湖石、水榭亭台、小橋飛瀑......很難想像,在高士德、荷蘭園兩條喧鬧繁忙的大馬路交界處,竟然隱藏着這麼一座清雅脫俗的蘇式園林。盧廉若公園建成於清同治年間,最初是富商盧華紹(盧九)的私家園林,至1973年才被澳葡政府買下並修葺成市民公園。公園附近還有座國父紀念館,是國父孫中山及其家人曾經居住、生活過的寓所。孫中山與澳門有着不解之緣,諸位若想瞭解更多,可以繞過去瞻望一下。

離開了公園,還可以逛逛高士德、三盞燈、義字街一帶。高士德是主要面向本地消費者的商業區,有不少連鎖品牌進駐,三盞燈則有點類似香港的通菜街,以小店、攤檔為主,販賣各式雜貨、果蔬、街頭小食等,更有“小仰光”之稱:這是因為此區是東南亞國家歸僑和少數族裔--尤其是緬甸歸僑,估計數量多達3~4萬人--的聚居地,這些人把異域的美食和文化帶來並植根於此,並在這一帶開設了許多東南亞風味的食店和土特產店,吸引了不少“港客”專門前來尋味。較受推崇的是雅X緬甸餐廳,從三盞燈勞工事務局與國際銀行之間的小路進去,店舖位於大家的左手邊,藏得比較隱蔽。遊客們大概對緬甸菜瞭解不深吧?適逢晚飯時間,不妨在澳門品嚐一下緬甸“國菜”魚湯粉(雖然筆者從來不吃...)

繞了一圈終於又回到起點,至此行程可以結束了,不過如果諸位晚上缺乏消遣活動,那還可以稍移玉步,來到離紅街市不遠的逸園賽狗場,體驗一下“賭城”澳門特有的賽狗博彩。據網上資料顯示,每逢星期一、二、四、六、日均有比賽。不過,賽狗場搬遷、甚至取消賽狗活動的議題都已經提上日程了,也許過不了多久,這項博彩活動將不復存在。所以,有興趣的請及早行動。

(線路1、2、4完,線路3和氹仔線、路環線待補充......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