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1-18

廈門10公里之旅(四)

【目錄】 

〈一:一個人旅行是怎樣的體驗〉
〈二:在鼓浪嶼的浪濤和琴音間〉
〈三:除了汗水和PB,我甚麼都沒留下〉
〈四: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〉
〈後記:回味廈門,繼續跑遍天下!〉



【Day 4】 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

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......”

不要膜拜我的語文老師,那其實是在前往植物園的路上,從巴士電視上聽來的詩句。想想我這個“少無適俗韻”的自閉兒童,形單影隻在人潮中漂流了三、四天,最後漂泊到植物園這個小眾景點,投入大自然翠綠的懷抱,似乎還真配得上陶潛的田園詩。

走進植物園,翻過“藏景”的小山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遼闊的湖光山色--“廈門二十景”之一的“萬石涵翠”。萬石水庫是植物園的核心景區,既有大自然的草木青葱、藍天碧水,也有人工雕琢的亭台樓閣點綴其間,“煙柳畫橋,風簾翠幕”。在水庫周圍,則井然有序地分佈着各類植物園區。

南洋杉草坪上,東歪西斜地插着大片南洋杉,陽光穿透過針狀樹葉,就像是隔了層霧鏡似的,在茵茵綠草上投下了斑駁樹影,竟有點童畫世界般的夢幻;百花廳是座錯落有致的中式庭院,自成一角,將萬石湖的一隅攬入其中。雖然百花爭妍的時候已過,卻正是“市花”三角梅盛放的季節,一座廳堂專門展示了不同品種的三角梅盆栽,五彩繽紛,目不暇接;在棕櫚植物區,一排高俊挺拔的大王椰子樹列隊而立,儼如蓄勢待發的導彈炮管,是故此區又有“導彈基地”的暱稱;薔薇園沒有滿園的海棠、玫瑰,也沒有盛開的杏桃李櫻,唯有一座花瓣狀的涼亭,倒影在荷塘的漣漪上點滴暈散。
南洋杉草坪
薔薇園

至此,一個事實已無比清晰了:路線已經偏離了原定計劃。起初打算乘搭景區巴士,主要是考慮到體力因素;後來踏上了南洋杉草坪,覺得自己還走得動。當時以為這樣更好,以為可以用雙腳親近大自然,卻不曾料到手執地圖還會被“逼上梁山”:要麼掉頭回到大草坪(那不是筆者作風),要麼走上荒山野道,前往雨林區和沙生植物區的,只有這兩條路。

不像山下的精心打理,山上的植物莫不野蠻地生長着、爭逐着每一寸水土。綠野間,三座寺廟依乘山勢地分佈着,自低至高依次是萬石岩寺、中岩寺、太平岩寺。萬石岩寺是座古典的中式建築,亦小亦美;中岩寺佔地更小,建築很樸素,寺下原修建有祭奠清初澎湖海戰英魂的“將士祠”,現祠堂無存,僅剩一幅靈碑;太平岩寺則是近年重修的仿古建築,規模比前兩者大得多,禮堂聚集了不少人,或許正準備舉行法事吧?太平岩寺旁邊還座落着“廈門二十景”之一的“太平石笑”,四塊巨石相疊,似石塊咧嘴而笑,可謂點石成景。
太平石笑

穿過石笑岩,繼續朝半山觀景台進發。前三天的行程,至少已經登過兩座觀景台了,依然不減“登高臨遠”的興致。可是這次的登頂之路卻不甚順利,路標不清晰、沿途荒無人煙。我在誤打誤撞之下,竟闖進了一條荒廢小徑,雜草叢生、石板磨蝕,“披荊斬棘”用在此處恰如其分。用爬、用扒、用坐、用跨......渾身解數才總算跳出了這座迷陣。當初設計廈門行程的時候,可不曾想過會有荒野探險的一幕。

山上景色怡人,山下同樣喜人。仙人掌,一大片的仙人掌!

仙人掌可算是是植物界中“萌值”最高的成員之一了,特有的尖刺狀葉子、胖乎乎的肉莖、鮮艷奪目的花朵、以及強大的耐旱習性,使它的形象深入人心。踩着黃沙,置身在這樣一片仙人掌叢林中,感覺十分奇妙。幾個室內展館裡,則種植着更多品種的仙人掌和“肉肉”,大大小小、高矮胖瘦,形狀或圓或扁、刺針或卷或舒......讓人大開眼界。
仙人掌!
仙人掌!

至於植物園的另一個皇牌景點“雨林世界”,恕筆者粗心大意,未能發掘到它的奇妙之處;甚至當我沿蜿蜒山路而下、進入山林間的溟濛霧靄時,尚不確定那就是眾人讚不絕口的雨林世界。相對而言,這裡對拍攝婚紗照的新人似乎吸引力更大一些,茂林間、石澗旁、小橋上,到處是取景的新人(私以為西湖茅家埠景色更豐富些吧,還不用錢...)。

不等下午14:00開始的噴霧,我便匆匆離開了雨林世界。下了木棧道、跨越春秋橋、穿過竹徑,我在松杉園裡的延年亭止住了腳步,面對着波平如鏡的萬石湖水、栩栩如生的白鷺鵰像、以及層林盡染的松園秋色,最後一次享受植物園的“浮生半日閒”。
雨林世界
松杉園

收拾好行裝,轉身正要離開,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:“嗖”的一聲,用了才剛滿一天的馬拉松背包,右繩竟然鬆脫了。回過神來,只見右腰部的穿繩口爛成了棉絮狀,散落一地,已經“死無全屍”了。正要抱怨某國產運動品牌的質量不敢恭維時,忽然想到也可能是剛才“荒野求生”時,被樹枝、石壁鈎爛擦破的。莫論孰對孰錯,“雙肩包”變成了“單肩包”,已是不爭的事實。

時間尚早,松杉園不遠處還有座“蘇鐵園”。我一路順着人跡罕至的坡道而上,終於找到蘇鐵園的大型招牌。然而園子裡一路仍是坡道和石級,我雙腿疲憊、破損的背包讓我狼狽不堪,對植物也不像開始那麼熱衷了,更重要的是,另一股激動的心情已經按捺不住了。便決定不作久留,徑直奔向大門。

為了下一站,準備功夫可謂做得萬無一失,街景、文字查了無數遍,路線也寫得仔仔細細。然而縱然位處巷陌深處,“汪記餅家”卻沒有想像中難找,因為“餅”香不怕巷子深,筆者一直忽略了“嗅覺”這一屬性,那是街景始終無法提供的信息。沿着鐵路文化公園裡煥發新顏的古老鐵道走着,已經可以聞到下方廠房傳來的濃烈餅香。

雖然是總店,門面卻毫不光鮮,小小的店舖裡徒有一張玻璃櫃、一位百無聊賴的售貨員--作為廈門的頭號特產,形形式式的餡餅在各大遊客區俯拾即是,就連汪記也在鼓浪嶼等地設了分銷點,特意來總店的有心人寥寥無幾。我一口氣帶走十盒綠豆餡餅,再單點了一份餡餅、一份椰子餅品嚐充飢。

我原路返回鐵路公園,坐在鐵軌旁享用了新鮮餡餅。在香酥的餅皮和甜潤的餅餡之間,仿佛還摻雜着一份童年味道,天下的綠豆餅在它面前都顯得粗製濫造;椰子餅也是風味十足,不過外形、口味倒是跟平常吃到的“椰撻”大致相同,尚不致於耗費體力搬運回家。途人莫不詫異地看待身邊的十盒餡餅,卻澆滅不了我心中的滿足。

我仍按照計劃穿過了鴻山隧道,這是在廈門市徒步穿越的第二條景觀隧道。十盒餡餅讓本已狼狽的我百上加斤,無法細閱隧道兩側介紹鷹廈鐵路歷史、中國鐵路發展、廈門旅遊文化、以至“市花”三角梅的燈箱壁報。可是,一想到手提袋裡盛載着的滿足,一切辛勞便都不足掛齒。

衣沾不足惜,但使願無違......

【後記】 回味廈門,繼續跑遍天下!

於吃上花生湯,本來已不懷希望了。可是正當我在大生里站等候乘搭最後一趟巴士時,卻被身後黃則和門店的海報所吸引。想想這可是最後機會,稍緃即逝,便毫不猶豫地進了店。店員比上次那位熱情得多,閩南腔的普通話也再次讓我感到親切。儘管下午已經沒有新鮮烹煮的花生湯了,幸好還有方便攜帶的鋁罐裝,口味據說並無二致。筆者果斷買了一罐,本想作為當晚火車餐的一部分,結果卻一直留到撰文此刻--人走了,還在品嚐廈門味道。
黃則和花生湯

K298火車轟隆駛出,廈門之旅至此悄然結束。我依然隻身坐在火車臥鋪上,起程時的孤獨感卻消解了不少。原因之一,同一卡位的六名乘客,竟有五人都是專程從珠三角趕赴廈門參加比賽的。

跑步讓我們有了共同話題。這次還是我先搭的“訕”--從最初的心扉緊閉,到最後主動搭話,幾天的轉變真是始料不及。我向他們介紹了最新的澳門馬拉松路線,他們則向我推介了上海、揚州及廣州的比賽。雖然交流並沒有很深入,但已令冗長的火車旅途增色不少。

跑步也許還能提高人的素質。說不出甚麼科學根據,反正同卡的幾位跑友,與滿車的“強國人”相比,在談吐舉止、熱心助人方面都明顯高出一籌。或許這項安安靜靜、踏踏實實、不求爭強鬥勝的運動,真的有“修行”的作用呢?!

跑步更是外出旅行的絕佳理由。正因為比賽,讓五湖四海的跑步愛好者有緣聚首一堂--聚首在這個小小的車卡裡,更讓我有勇氣背着大背囊獨自闖蕩天下。我想用我的一雙跑鞋,感受更多大好河山--當初給金沙遠足者團隊起名“跑遍天下”,正是這個涵義。

火車還沒靠站,同好已經傳來邀請:“明年3月,清遠馬拉松,約麼?”
悟象化境,境由心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