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6-11

華東四省遊記--上海篇(上)

2015-04-30

Day 7


【世博園,曲高和寡】

國館不愧為上海新地標。還未到“五.一”假期,已經有大批守候開門的參觀者。只是“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”,除了當年的“鎮館之寶”──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仍然保留外(由於諸位團友都曾在澳門一睹其廬山真面目了,本次就沒有額外再花20/人參觀了),世博期間的其他展品都已撤走。“中國館”已華麗轉身,變成了“中華藝術宮”。
建築物底部的“剪刀”扶梯
也許為了控制人流,扶梯並沒有開放,參觀者只能使用電梯
世博中國館 / 中華藝術宮
中華藝術宮被稱為“宮”實在當之無愧,不僅是因為建築物的巍峨壯觀、深入人心,更是因為其內涵:藝術宮展覽以中國近現代藝術為主,內容涵蓋國畫、洋畫、書法、雕塑、攝影、電影、以至漫畫(註:是常見於報章的諷刺漫畫,不是ACG)等諸多領域,既有大師之手筆,亦不乏小學生作品,展覽內容博古通今、華洋並茂、雅俗共賞……

然而,藝術畢竟曲高和寡。絕大部分的入場人士──包括本團一行四人──不過是慕“中國館”之名而來,湊湊熱鬧、感受世博餘溫的。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個多小時,依然沒看出半點門道。知難而退,還不如趁早到其他展館參觀。
看不懂...

除中華藝術宮外,“倖存”下來並繼續開放參觀的世博國家館一共就意大利、沙特兩個──根本不需查攻略或諮詢工作人員,剛出地鐵站,遊客便落入票販子的包圍圈中,滿街都有人問要不要買上述兩館的門票,還有各種山西、山東及其他北方省份的黑車,到處兜客前往意大利館。

兩個館票價相同,正票60/人,各具特色。沙特土豪的世界我們不懂,因此最終還是選擇了意大利館。

由於意大利館位置偏遠,加上門票不便宜,所以參觀者寥寥無幾,與方才中華藝術宮的盛況差天共地,更無法想像五年前人們為了一睹其真容而不惜排隊三、四小時。

可是呢,甫進門便有兩處不對勁:其一,宣傳資料上反覆介紹的大衛雕像青銅複製品竟不翼而飛了(反正筆者沒看到),該位置現在變成售賣進口餅乾、糖果、酒類、意大利麵的小商店。其二,另一地標奧林匹克劇場模型雖然仍復存在,下方卻是雜亂無章的檢票口和員工櫃台,根本不宜拍照。

無論如何,票是已經買了。對比方才中華藝術宮的管中窺豹,眾人在意大利館的參觀可謂巨細無遺,因為“人們只會尊重他們掏錢購買的東西”。展館開放的部分一共只有兩層,面積不算大。地面層共設展區五個:

第一個是“炫動之木”,展區四壁擺放了各式各樣的原木,中間則陳列着各種巧奪天工的木器,正中央處安坐着足有一人大小的皮諾丘木偶,仿佛在提醒世人,經典童話《木偶奇遇記》乃意大利作品。
炫動之木

第二個是“魔幻之材”,展示的是那些現在被統稱為“塑膠”的材料,那是因為意大利化學家納塔(Natta)在塑膠生產史上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──也喚起了筆者對Ziegler-Natta催化的依稀回憶。

參觀“魔幻之材”時,已經聽到隔壁傳來的陣陣馬達聲,那是整座意大利館最活力澎湃的展區──法拉利傳奇展,據說是意大利本土之外唯一的法拉利博物館。展區內展示了多款名貴跑車,以及法拉利車隊在F1賽車運動的光輝歷史。稍有遺憾的是,展館寧可在賽車模擬器上放個假人,也不讓參觀者在這條虛擬蒙扎賽道上體驗風馳電掣。
法拉利傳奇展

下一個展區是“神秘之石”,展示了意大利另一種引以為榮的材料:大理石。兩旁排列着各式各樣薄得透光的大理石薄片,中間則是一些切割成微縮建築形狀的石材。另有一些視頻介紹石材的開採、切割、加工。

地面層的最後一個展區則被稱為“創意之源”,展示了設計師如何將上述三類材料揉合、加工,最終成為藝術品和日常用品。因為團友不太感興趣,此部份只是快速瀏覽。
中庭的巨型書架上,擺放了各種由木材、塑膠、石材製作的日常用品

空無一人的中庭

二樓的空間比地面層小得多,基本只是一條迴廊,大致可分成四部分。扶手電梯上去的地方是一個展銷舊式吊鐘的角落;旁邊則是紀念品銷售處,店員十分冷漠;接着是二樓的核心部分,陳列着意大利麵、紅酒、擺設品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,展示意大利人最平凡的生活風貌;迴廊盡頭是一個小型展覽廳,正在舉辦台灣畫展的──畫展剛剛在中華藝術宮看多了,哪裡還看得下去?
二樓的一件擺設品

【朝聖東方華爾街】

完意大利館,眾人最惦記的,不是展館內琳瑯滿目的展品,而是風靡全球的意大利美食──Pizza!眾人來到浦東陸家嘴的一家連瑣Pizza店(註:不是Pizza Hut)享用午餐。由於午膳時間已過,餐廳內空無一人。廣場上方的白領們莫不行色匆匆,而我們卻偷得浮生半日閒,蹭着餐廳裡的網絡和芝士香氣,一連續了三札檸檬茶,才甘願離去。本頓午餐由L君的上海朋友結帳,在此謹表謝意!

按照行程,本日下午的節目本應是選遊上海科技館。然而S君另有打算。S君大學時便修讀經濟,畢業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銀行從業員,因而對股票有濃厚興趣。這次來上海,S君的願望便是到上海證券交易所“朝聖”去。

作為“東方華爾街”,上海陸家嘴的每個角落都洋溢着金融的氣息。不僅一眾中資、外資銀行爭相蓋樓插旗,大小證券商紛紛進駐,甚至連街邊的路牌也加裝了LED屏幕,用來顯示即時環球金融指數。遠處的浦江雙輝大廈,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兩幢大樓互成鏡像、對面而立,相映成趣。另一邊廂,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分立陸家嘴東路兩側,一家印鈔、一家“燒錢”,構成了另一番相映成趣。
商廈林立的陸家嘴

中國人民銀行雖置身於這座摩天大樓森林,卻沒有高聳入雲的建築,乍看有些格格不入,卻反而更顯四平八穩,寬闊的正門更為端莊大氣。最與眾不同的是,銀行門前的一對石雕並非常見的獅子,而是大象,高舉的象鼻上纏着紅絹──或許行長玩過鬥獸棋,知道大象是凌駕群獸的萬獸之王,故以此來凸顯其“央行”的地位吧?只是他們也該清楚,再雄壯的大象,也敵不過小小的老鼠。人行作為國家糧倉,更是容不得碩鼠的蠶蛀。
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

上海證券交易所就在國家開發銀行隔壁,從人行過去僅咫尺之遙。來到上交所,時間已過了四點,A股市場早就收市了,就連滬港通交易時段也已經結束。對此,眾人倒也沒覺得失望,因為本來就沒奢望能看到交易大廳的忙碌景象。能夠“上海證券交易所”的大型標牌前拍照留念,並進入大廈大堂,親臨每天《財經新聞》都會出現的那個場景,S君已覺得償所願。

出乎意料的是,上交所大堂幾乎感受不到金融氣息,沒有華爾街那樣的大牛雕像(取而代之的是一隻大鼎),沒有巨型屏幕顯示股票行情,也沒有報價機專區。儘管近日市況火爆,A股牛市更是勢如破竹,然而來到上交所總部,卻不曾看見股民在此流連、打聽消息,甚至澳門任何一間銀行的股票證券部都比這裡熱鬧。很難想像,全國最大的 賭場 證券交易中心就藏身於此。
上海證券交易所

【在472米高空守候夜幕】

過上交所,492米高的環球金融中心便歷歷在目。從這個角度看去,大樓是呈尖塔形的,而不是平常所見的“開瓶器”形狀。漫不經心的筆者,一時竟沒把它認出來。

論票價,環球金融中心貴絕整趟行程。三層觀光平台才多大的地方,門票不僅比整座三清山還貴,甚至與西岳華山看齊。儘管如此,眾人還是二話不說就掏出了錢包。這一方面諸位都有所進步,想當年眾人到了華山門都還在考慮、到了漓江畔都還在猶豫,而本次的四省之旅,不論買門票、買茶葉、上餐館,決定都相當果斷(唯一的例外是蘇州得月樓)──或許眾團友都晉身土豪行列了吧?

驗票後,還有三個小節目可供遊人駐足欣賞。首先是牆上投影的一串串數字,比較着紐約、東京、上海三座國際大都會的人口、土地、交通、經濟,展示了近百年來三座城市天際線的變遷。第二部分是一座做工精細的上海模型,透過大量的背景屏幕、燈光和音響效果,表現申城的陰晴圓缺。看夠了模型,工作人員便帶着眾人來到一座小劇場。短短三分鐘的影片,大致還可分成兩部分,前半部分是以奇幻的角度,帶領觀眾遨翔於魔都穹蒼,在摩天大樓間左穿右插;後半部分則以介紹環球金融中心的樓高、面積、樓層配置等為主。不曾有人告訴觀眾,其實三分鐘差不多正是電梯來回一趟所需的時間。
環球金融中心裡的上海模型

高速電梯從地庫一層平地而起、一飛衝天,並透過轎箱內的燈光和音效,給乘客帶來魔幻的體驗。僅108秒,電梯便到達離地400多米的95層。眾人順着工作人員的指示,由上往下,先乘扶手電梯到97層,再換乘電梯前往100層,也就是目前全球最高的觀景平台。

然而登高未必臨遠。眾人在97層排隊等候電梯時便已發現,幕牆玻璃外根本無法極目而視,因為其間還隔了一層霧霾。國內霧霾的情況近年愈演愈烈,報章、新聞上已屢見不鮮。可是“紙上得來終覺淺”,親臨其境後,相信諸位都對天朝的霧霾有了更深切的認識。
霾霾霾!

要是光看這片灰濛濛的“霾景”,180元的門票簡直是白花了。然而既來之,則安之,團友們還是接受了筆者的建議,決定等到夕陽西下。離地472米的玻璃走廊,初看還讓人膽顫心驚,後來大家卻都席地而坐,一坐就是兩三小時,而且座無虛席──現場的人大都懷着同一目的,早早佔好了位置,參觀也沒有時間限制。唯一能讓人知難而退的因素是尿意──據筆者所見,100層和97層都不設公眾洗手間;下到94層,不知還能上來否?

不知是傍晚的江風吹散了霧霾,還是燈光的穿透效果特別佳,抑或是大家的誠意感動了蒼天,待夜幕低垂、華燈初上,視野反而更清晰。一街之隔的金茂大廈,尖細的屋頂仿佛就在我們腳下,天台上一排排射燈,構成畫面上最耀眼的光斑;稍遠一點,東方明珠則以其璀璨奪目、變幻無窮的燈光,吸引着八方來賓;放眼過去,隱約還可見到黃浦江對岸的萬國建築博覽,清一色打着鈉黃的燈光。
夕陽西下
迷人夜景

眾人一直待到審美疲勞才甘願下樓,晚飯時間早已過了。環球金融中心送的馬卡龍或許價格不菲,份量卻絕不足以填肚子。“想吃甚麼?”上海朋友問道,筆者口直心快,說了個纏繞已久的名字──東方既白。那個餐廳,首先筆者從未光顧過,其次亦非甚麼高檔餐廳,也沒有甚麼非試不可的招牌菜,更不曾受過旅遊雜誌的推介──正如旅遊雜誌從不會推薦肯德基、必勝客或者小肥羊(事實上這四家連鎖店都是百勝集團Yum!旗下的“兄弟品牌”)。之所以讓筆者久久不忘,主要原因是名字太古怪了。最讓筆者吃驚的是,三位同行團友居然都未曾聽聞。

聽到東方既白,上海朋友長舒一口氣,第一次不靠手機導航就把我們送到目的地。晚餐本身不值一提,倒是隔壁的星巴克,讓筆者念念不忘。那裡出售的紹興城市隨行杯,在芸芸色彩單調的剪紙杯中脫穎而出,杯紙上還印着神龍半印本《蘭亭序》──“永和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……”會稽、山陰,正是紹興的舊稱。筆者決定隨緣,要是之後再遇上這隻杯,就把它買下來,否則只能慨嘆有緣無份。第二天,巡視過豫園、田子坊、虹橋站的四間星巴克後,結果仍一無所穫。這是整趟旅程中唯一感到“蘇州過後無艇搭”的經歷。

【夜上海,比想像中靜】

劃中的渡輪沒有成行,最終還是選擇了地鐵渡江。因為從環球金融中心來到餐廳,東昌路碼頭漸行漸遠,而地鐵站則近在咫尺。
仰視“廚房三寶”

適逢“五‧一”前夕,從南京東路地鐵站出來時,場面真的很誇張。人多車多固然是意料中事,沒想到武警還特別多。南京東路往外灘的整段路上,密密麻麻地站了一排武警,把行車道與行人道嚴密分隔;每當交通燈轉紅燈時,武警更會在路口築成人鍊,防止行人橫衝直撞。也難怪當局如此嚴陣以待,剛剛過去的跨年之夜,這裡便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踩踏事故,並一如既往地造成36人死亡;今年三月及四月,外灘及人民廣場亦分別發生了持刀斬人事件,再一次將上海的治安問題推上風口浪尖。

幸好這天晚上人雖不少,但還不致於失控。而且很奇怪,當眾人沿中山路南下,細覽一座座歷史悠久、各具特色的萬國建築之時,卻發現儘管北面的觀景台擠得水泄不通、插針難入,而南面的觀景台卻依舊冷冷清清──縱然當天是“五.一”這個僅次於春節及國慶的節日(對中國官方而言)前夕,縱然此處同樣能觀賞到全中國最具代表性、最婦孺皆知的夜景。眾人毫不費勁地靠向岸邊,隔着江,再次沉醉於那百看不厭的繁華夜色。
上海外灘
從外灘看浦東夜景

外灘之旅以豫園為終點,原本打算在這裡逛逛夜市,品嚐最地道的老上海城隍廟小吃。可是當我們迫近豫園時,只見週邊一間間正在忙於打烊的店舖;而豫園老街的大閘,更在晚上22:00便已經關上了。十點鐘關門!這發生在任何一條商業街、夜市都是不應該的,更何況還是“不夜城”上海最大名鼎鼎的商業街,簡直不可思議。

無奈離去,眾人穿過古老的巷弄,朝地鐵站方向走去。巷子兩旁全是低矮古舊的房子,燈火闌珊,門庭冷落。“夜上海,夜上海”,盛名之下,其實難符。
夜深人靜的豫園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小插曲:早關門的不只是豫園,還有上海地鐵。

上海地鐵有一點好,它不是籠統地列出首末班車從起點發車的時間,而是在每個地鐵站的入口處,都清清楚楚寫着各線的首末班車何時抵達該站。可是,即使有如此體貼的設計,照樣有粗心的乘客──包括我們──會錯過末班車。

如果大家一起趕不上車,那也還好一些,起碼可以群策群力重新計劃回程。偏偏四人都衝上了車,而獨留了P君一人在豫園地鐵站。情急之下,L君與其上海朋友回到豫園試圖尋找P君,而筆者與S君則回旅舍門口等候消息。當然,最終大家都安然無恙返回旅舍──只是那位上海朋友回不了家了,無奈只好開房一晚。

本故事教訓大家,平時應該多練練跑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