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嫲離世了,這週終於把一切儀式辦好了,塵歸塵、土歸土,算是做了一個了結。現在,可以把我一些凌亂的想法記錄下來。
======
我最後一次見阿嫲是7月22日,那天所有家人都來了。那時的情況已經很不理想,血壓很低,心率長期在170以上(我們跑步的都知道這有多難受吧!),靠著氧氣面罩和藥物,血氧還能維持在90上下。醫生已經警告,隨時要有心理準備。
即使這時候,她仍然是眼神炯炯、神智清醒,能認得我們每一位,像是還有千言萬語想對我們說。只不過,日漸年邁的她本已漸漸口齒不清,此時隔著厚厚的氧氣面罩,微弱的聲音就更加難以穿透了。言語無法溝通,眼神和撫摸成為我們最後的交流方法--雙手是冰涼的,因為心臟已經沒有力氣將血液泵到手腳的末梢。跟平時不一樣,那天的她一直握住我的手,久久沒有放開--也許她也已經有所預感了?
大約20分鐘後,我們先行離開,只剩爸爸和姑姐留下來照顧她。沒有人談論阿嫲的病情,大家都心照不宣。只是,突然掃見醫院電梯裡“殮房”的標識時,內心還是受到了一陣衝擊。
這天過後,阿嫲漸漸進入迷糊不清的彌留狀態。3天後的早上,訊息傳來,她已經離開了。
======
阿嫲積閏享壽九十有一。醫學報告上的死因是肺結核,只不過,離世前的兩次檢測結果都已經是陰性,一直照顧她的家人也無人受感染。
更根本的死因,是衰老導致的機能退化:心臟沒有力氣泵出血液了,肺部無力攫取氧氣了,消化系統沒辦法吞咽消化食物了,肌肉骨骼再也支撐不住身體了......也算是“壽終正寢”吧。也正因如此,這次從兩個多月前剛開始住院,情況就不甚樂觀--因為不像是具體疾病,不是把某個“病原體”消滅清除後就能康復,任憑做了甚麼治療、注射了多少藥物,情況始終鮮有好轉,只見身上的膠管越綁越多,身體卻日漸趨於消逝。
最讓人無法釋懷的是,病床上的阿嫲常常自責地說:“老了,沒用了”。請不要這樣想,您努力康復,已經是最棒的事了。
阿嫲是甚麼時候開始健康轉差的?印象中大約五、六年前都還十分健康,小毛病當然是有一些,至少可以不用照顧自由外出活動。近幾年來,倒是開始出現一些令人擔憂的情況:肺部查出過“纖維化”現象,曾因為摔倒導致腿骨骨折,曾無可避免地感染“新冠”,更試過輕微“中風”幸好及早發現......每一次她都頑強地挺了過來,儘管身體漸漸不如從前了、需要的照顧增加了、出行開始需要輪椅代步了、需要躺臥休息的時間變多了、胃口也慢慢變小了,總體而言也還算是認知清晰、能夠自理,也算是安享晚年了。
所以,儘管親人離世必定是讓人悲痛的,想開一點,阿嫲能夠健康高壽、免受長期禁錮於病床之苦,能活到壽終正寢,能在一眾子孫的圍繞中道別、而且意識清醒,也應當算是很有福份的了。畢竟世間的苦難有千千萬萬種,對比而言,阿爺就顯得無福消壽了。阿爺走了至今整整30年了,才60歲便英年早逝,那時我還是個初小學生,懵懂不知世事,第一次進入靈堂,就在那沉重壓抑的氣氛中不禁泣如雨下。
======
這是我三年來參加的第三場喪禮,另一場是寵物兔子的,一場是舅舅的。
最淚崩的是前年兔子那一次,明明前一天病情還有所好轉,結果突然就走了。牠睡得那麼深沉,那麼天真無邪,耳朵上的密密麻麻的針孔,訴說了牠承受的那麼多苦難。真是讓人不忍直視。
舅舅是去年10月底左右查出了胃癌,已經是很晚期了,在幾間醫院之間來回折騰了幾次,不到一個月就離開的。對於舅舅的離世,我最遺憾的一點是,到最後都沒法去醫院看他一次--原本有這個機會的,那時他還在珠海住院,聽說之後會轉院回來澳門,我就心想到時再去。沒想到,此去經年。
所以這次阿嫲住院,只要一有機會我都要上去看看--盡管一開始並沒有預料到這樣的結果。起初情況看起來還不是那麼糟糕,精神氣息還好,唯獨是一直無法進食、心肺有點虛弱、形體比較枯瘦。我以為病情將會慢慢穩定,還會有機會出院回家的。
原來人到了某個年紀,一旦進了醫院,可能連回家去看一眼都是奢望,舅舅是這樣,阿嫲也是這樣。出殯當天,靈車經過她家門口時,這是我腦中的想法。
阿嫲原本在入院前一兩天就準備跟姑姐姑丈回香港的了,後來因為有事打算再留幾天。假如那時候回去香港了,不知道那邊更好的醫療水平會否改變結果呢?唯一肯定的是,要是人在香港,我們就沒有那麼多探望的機會了。是禍?是福?只能說都是天意。
======
喪禮這天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來賓,我相當費勁才認出了他。
靈堂的使用時間是到晚上8點。7點50分,師傅已開始打點一切,準備散場了。這時這位賓客才跚跚來遲,是個年約60多歲的大叔,身材魁梧,兩鬢花白,衣著比較隨便(甚至有些破舊)。起初我以為又是一些輩分不詳的遠房親戚,畢竟就連放在靈堂裡面、代表死者摯親的那些花牌,有好幾個名字我都不認識呢!
等他鞠了躬、上了香,我才驀然想到他是誰。我已經很多年沒見過他了,他是阿嫲家的鄰居,也即是我小時候的鄰居,我們都稱他為“大隻佬”。根據我媽經常覆述的一個故事,說是我的“救命恩人”也不為過:那時我還是個嬰兒,有天我媽在家門外拜祭燒紙,我姐也湊熱鬧地跑了出去,突然一陣風把大門“嘭”地關上,把我獨自一人鎖在屋裡,把我媽急得手足無措。就在這危急關頭,“大隻佬”提來了他家的石油氣罐,重重地把門砸開,才把我救了出來--這時廚房裡的飯菜都燒焦了。當晚我又把這個故事覆述給在場的外甥女聽,那感覺就像把一件家族秘密傳承了下去。
這個故事便足以說明他的為人熱心,實際上,平時他對阿嫲也是關顧有加,所謂“遠親不如近鄰”莫過於此。即使到最後,他也特地趕來見阿嫲最後一面,實在是讓人感動。
有的人衣著光鮮,心中卻沒有半點善;有的人從不裝點外觀,只一直默默做著好事。真的好人,從不關乎於身份、地位、財富與外表。
======
我們懷著最深的哀痛與敬意送別了阿嫲。逝者已矣,生者更應該好好活著、珍惜生命、關注健康、珍愛家人、心懷善心,不論辦多麼隆重的喪禮、燒再多的香燭冥鏹,都不如這樣,最能讓逝者欣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