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6-30

小米手環3使用心得

靠祖國的好處之一,就是對於許多價格不靡的進口產品,常常都能夠找到國產版的替代產品,價格上有時甚至可以打到1~2折。例如商用軟件“TeamViewer”和“向日葵”,用途近似,標價的數字也差不多,區別只在於美元符號和人民幣符號;近千的Asics頂級跑鞋,與一、二百塊的多威跑鞋,除了信仰與顏值有區別外,性能上的差異普通人根本很難感覺得到;還有今天要談的智能手環,外國的Fitbit手環動輒上千,而國產的小米手環,則只要一百多就能買到了......

小米手環筆者也可算關注已久了,然而直至去年年底,才隨友人一起入手了一塊。使用了半年也整體滿意,一直想為它寫篇“開箱文”之類的,卻始終深陷於拖延症的泥潭中,直到人家全彩AMOLED屏幕的第4代手環都已經猝不及防地發佈了,筆者才開始敲起這篇文章......

現在這篇心得也不必寫得太詳細了,隨便寫幾點算了。反正大家的關注點都落在第4代手環上了,是不是?



※ 特點與優點

1. 簡單易用

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?就是雖然現在的電子產品更新迭代越來越頻密,帶來了越來越強大的效益、便利性與娛樂性,同時卻越來越難以掌握使用。換言之,所謂的“學習成本”越來越高。

幸好小米手環基本沒有這方面的問題,整體上還是相當簡單易用的。使用手環,需要“米粒”和“小米運動”手機App配合使用。“米粒”即手環上那顆橢圓形的電子元件,只有一個可上下左右滑動的觸屏與一顆虛擬按鍵,背面則是心率傳感器,主要起顯示(時間、天氣、訊息、步數等)、簡單操作(運動開始/結束、計時等)、振動提示、心率測量等功能;手機App則相對複雜一些,內有各種手環界面和功能的設定、以及詳細報告瀏覽等等。不管怎樣,只要簡單調試幾天,相信“上手”不成問題。
手環“米粒”背面的光學心率傳感器

2. 電池續航靠譜

現在的智能電子產品還有一點比較鬧心的,就是電池續航問題。大部分電子產品實際的續航能力,都與廠商宣傳的數值有不少偏差(多麼痛的領悟!)。

不過小米手環的電池表現目前看來還是比較滿意的。按筆者的使用習慣,每星期的運動時數約為4~5小時(運動期間心率傳感器長亮),其餘時間正常使用,基本不用睡眠監測和心率監測功能,藍芽保持長期連接,這樣下來,每次充滿電一般可以續航7~10日。筆者認為是不錯的了。


3. “米粒”咬合牢固

前兩代的手環,都聽說過有“米粒”意外“噴出”丟失的情況出現,因此第三代手環在“米粒”咬合工藝上有所加強。半年實測所見,暫時還未看到“米粒噴出”的可能性(題外話,在此期間筆者的迪卡儂運動手錶錶帶倒是脫落過一次,那款錶帶系統還是號稱獲得過iF設計獎的),甚至覺得“咬合”得有點太緊了,以致每次要脫下來充電都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。
“米粒”與腕帶

※ 手環的用處

1. 計步數,換電影票

入手小米手環的初衷之一,就是通過累積步數換取電影票。

話說某君參加了某大保險公司的保險計劃,獲得了一個運動程式帳戶。每日運動達到一定步數,就可以在運動程式裡獲得一定積分,而每月累積至一定積分,就可以兌換最多兩張的電影票。雖然在“跑馬圈”中筆者的跑量大概只屬中等偏下,然而對於換取電影票來說,還是綽綽有餘的。於是,筆者便與某君“共享”着這個運動程式帳戶(反正裡面沒甚麼隱私),以及獲得的電影票(雖然至今一次都沒去看過...)。

運動程式當然沒有限定要用小米手環統計步數,然而它卻不支援使用筆者手機內置統計的步數(三星蘋果的倒是支援),相比其他支援的設備如Fitbit、Garmin和Suunto等,還是小米的門檻最低。

2. 新訊息/來電提醒

手環另一個重要及實用的功能,是它的新訊息/來電提醒。不止是傳統的短訊、電話,其他任何手機App的推送通知(微信、Whatsapp、Twitter、Facebook等),都可以讓手環振動提示。多了手環的提示功能,筆者的“未接來電”大幅減少,訊息“秒回率”則直線上升。

而且不僅是提示,手環的小屏幕上還顯示了訊息的部分內容。在擠公交、洗碗、工作開會等不方便拿出手機的場合,抬頭手腕便大概知道誰正在找你、是有重要事情還是普通閒聊了。

一則筆者津津樂道的事件是:就在筆者剛剛使用手環後不久,有一天筆者為手機Android升級系統,開始以後就把手機放在一旁。大概過了10分鐘,手環來了個新訊息提醒,是電訊公司發來的訊息,說我當月的剩餘數據少於500MB,原來那時家裡的WiFi突然掛了,手機便開始“聰明”地用行動數據來更新系統......那時大概還有1GB的升級檔未下載,若是沒有手環提醒,那月的帳單恐怕不堪設想。



電影票固然有價,可是真正讓手環“值回票價”的,卻是它的“新訊息/來電提醒”功能。

被小米手環救了的那次

3. 跑步心率記錄

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,作為一個“入坑”已有幾個年頭的馬拉松跑渣,筆者身上卻沒有任何記錄運動心率的工具,一直都是憑感覺“瞎跑”的。所以當跑友們高談闊論着VO2max、M速、T速云云時,筆者只能靜靜地看着他們裝逼。

小米手環終於讓我定量地瞭解到自己的運動心率情況了,不光可以查看實時心率(實際上不好用,下面會說到),還有運動語音播報、最高心率提醒等功能,當然,對筆者來說,最有用的是運動結束後可以查看完整的心率圖表——通常情況下,起碼趨勢是符合實際情況的。例如以下是某次28km LSD的心率圖,從曲線上可以看到整體的心率漂移、兩次上坡和三次喝水休息。只是,圖表還是過於簡單,數據只有“平均”和“最高”兩項,座標軸很粗略,更沒有刻度線,也不能導出圖表仔細研究。
某次LSD記錄的心率圖表

4. 模擬公交卡/門卡


筆者曾經幻想把公司的門卡複製到手機裡,以後僅帶着手機就可以“打卡”上班了,看起來不算是很複雜的技術,可惜筆者至今未能成功(毋寧說從來只停留在幻想階段,根本沒動手試過😅)。

第三代小米手環首次推出NFC版,則似乎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。只可惜,截至目前我都未能成功將門卡複製到手環裡,試過用公司和住宅的門卡,卻都顯示“暫不支援”。

NFC版多出的另一個功能是“公交卡”,不過那不是把你現有的公交卡綁進手環裡,而是相當於購買一張新卡。App裡有羊城通、武漢通、京津冀互通等多種城市交通卡可供購買,在App裡支付一定金額的購卡費和充值金額就可以開始使用了,日後的加值把可以在手機上完成。筆者在無錫時就買了張江蘇交通一卡通,親測可用。

不過對於筆者而言,這暫時只能算是“嚐鮮”的功能罷了,畢竟微信、支付寶上早也已經有許多城市的“乘車碼”可刷了,還不用付購卡費。
“暫不支援”的門卡功能

5. 睡眠監測


手環還有個比較特別的功能,就是“睡眠監測”:只要睡覺時戴上手環,不需任何操作,第二天早上App就會自動推送一篇睡眠品質報告,不光有總睡眠時長,還詳細列出了哪些時段是“深睡眠”、哪些時段是“淺睡眠”——可信度如何則不得而知了。

不過筆者發現戴上手環睡覺還挺不舒服的,畢竟手環上的“米粒”有一定的厚度與硬度,戴着睡覺會感到手腕被壓迫,影響血液循環。“睡眠監測”的初衷是為了提高睡眠質量,結果睡眠質量卻不增反降,這肯定是不可接受的,所以用過幾次就被筆者棄之如敝屣了。
“睡眠監測”報告

6. 其他


除了以上這些,其他功能還包括:錶盤、心率測量、天氣查詢(三天)、計時器(秒錶和倒計時)、開啟/關閉手機靜音、查找手機(這個倒是個好功能)等等。

手環畢竟只是手環,那麼小的體積、那麼便宜的價格,特色功能基本就是這些了。


※ 問題與缺點

1. 濕手不能操作

現在的觸屏式電子產品普遍有這樣的問題,就是雖然設備本身的防水等級很高,它的觸屏卻沒法在濕水中正常操作。Sony手機如是,小米手環亦如是。

既然小米手環定位為一款運動手環,這個問題還挺困擾的,因為就算我不戴着它游泳,大夏天跑個步照樣會全身濕透。有時想看一下跑步的實時心率,按它一下卻可能導致手環結束運動記錄;跑完步想讓它結束記錄,卻又偏偏怎麼按都結束不了。

因為存在這樣的問題,它終究只能是輔助角色,永遠代替不了秒錶。

2. 手環不能“室外跑”

手環界面上的運動模式,只有“室內跑”(記錄時間、距離、配速、心率、熱量等)和“鍛鍊”(只有時間、心率、熱量等)兩種,手機App裡則還有“健走”、“戶外跑”、“騎行”等幾種模式,區別是除了上述信息外,還有運動軌跡紀錄。不過手環本身並沒有內置GPS,運動軌跡是要通過手機的GPS來紀錄的,所以這幾種模式都只能從手機App上點擊開始。

有些人習慣跑步時把手機拿在手上或綁在透明臂包裡,對他們而言大概也覺得無所謂,筆者卻無法接受在起跑前三秒鐘還把手機拿在手裡。
手環界面上只有“室內跑”和“鍛鍊”兩種運動模式

3. “室內跑”模式距離測算不準


鑑於第2點所說的問題,筆者跑步時唯有以“室內跑”模式來進行運動數據紀錄。不知是否這個原因,測算距離一直偏少,大概只有實際距離的60~70%,每次都要手動校準。還是說,廠家認為只有7分速的菜鳥才會用小米手環這種低端貨色,高手都應該是用佳明(Garmin)、松拓(Suunto)啥的,所以就直接用運動時間除以7'00"/km來“測算”距離?

筆者覺得,出現這個問題真的挺不應該的,因為除了“室內跑”模式外,“步數”模式裡也會對每次的行走或跑步距離作出測算,這個模式測算得就比較精準,例如本週二我跑的10.2km(400m田徑場*25圈,第二道),這個模式測算出來是10.07km;上週三的9.18km(400m田徑場*22.5圈,第二道),測算結果是9.27km。由此可見,手環完全是有能力將距離算準的,只是“室內跑”模式的算法有問題。
“步數”模式裡的測量距離比“室內跑”模式準確

4. 充電器問題


硬件上,手環最大的問題是:用的時間長了以後,可能會出現充電困難的情況。暫時的解決方法是要反覆暴力地將“米粒”插入充電器裡,祈求其中某一次能充電成功。偏偏充電接頭又不是標準USB接頭,必須使用它家專用的充電線。

小米論壇上有為數不少的用戶都反映過這個問題,有意見認為可能是“電極金屬氧化”所致。看來這不是“人品”問題哦!
小米手環專用充電線

5. 戶外使用亮度不足

手環面板上尚未有感光元件,所以不能像手機那樣動態調節螢幕亮度,App裡面的“夜間模式”可算是唯一的亮度調節功能了,開啟功能後,可以自動在日落後(或自行設定的時間裡)自動降低手環螢幕亮度。即使如此,在大部份室內場合,其亮度仍是足夠和舒適的。

只不過,既然它的定位是“運動手環”,我們理應把它放到更加嚴酷的戶外環境測評。而測評的結果,樹蔭裡面還勉強看得到東西,陽光底下簡直是慘不忍睹......所以,不要幻想在跑馬拉松期間用小米手環實時監測心率了。
拍照時真的已經點亮了屏幕的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