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7-28

新城區總體規劃第三階段公眾諮詢

些時候,筆者曾一連寫了兩篇天馬行空的城市規劃博文,可是都是鬧着玩的,自己都沒有當回事。

事緣筆者近日因工作關係,需要多次拜訪土地工務運輸局(以下簡稱“工務局”)網站,期間無意發現了正在進行的新城區總體規劃第三階段公眾諮詢。快速瀏覽了《諮詢文本》後,當即決定下班後到展覽館看看。

然而當筆者推開展覽館的玻璃大門時,館內卻只有十幾個無所事事的工作人員,空無一名參觀者,場內場外的人莫不向筆者投下詫異的目光。這一點都不讓人意外,因為澳門人本來就不問政事,加上展館還設在塔石玻璃屋裡--從塔石廣場地面拾級而上,還得登上二十多個台階,當然門可羅雀。

雖然展覽並無驚喜,展板內容都同《諮詢文本》如出一轍,作為唯一亮點的1:2000模型也只有粗糙的、概念性的東西,然而這不僅是關於新城填海區350公頃土地總體規劃的最後一次諮詢,關乎澳門未來,還是筆者再次發揮無限想像力的機會,更是第一次真正寫給工務局看的--雖然明知當局“意見接受,態度照舊”,沒人會認真閱讀,對最終的規劃結果泛不起一絲漣漪。當天晚上,筆者還是決定執筆開始填寫意見表。一連幾晚,竟洋洋灑灑寫下二千多字、圖文並茂、字正腔圓的《意見》。

既然工務局不看,那就轉貼到博裡自娛自樂。以下是筆者提交至工務局的《意見》原文,除最後“聯絡資料”部分刪去外,正文部分一字未改(註:已經發現有錯了,第四部分第3點的“C區南端”應為“C區北端”)

2015-07-21

檸檬酸 Citric acid

命給了我酸澀的檸檬,我卻用它來炮製檸檬果汁--有句諺語如是說。當然,我們還可以用來製作檸檬酸,一種十分常用的日用化學品,主要被用作食品及飲品的酸度調節劑。

檸檬等柑橘類水果中含有多稱酸性化合物,當中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抗壞血酸(又名維生素C),然而含量最豐富的卻是檸檬酸--事實上,它差不多佔了檸檬乾重的8%。
檸檬酸分子結構

人們自中世紀以來便認識到檸檬汁的酸性,然而,直至1784年才有人成功分離出檸檬酸。而那個人正是卡爾.威廉.舍勒(Carl Wilhelm Scheele)。舍勒是一位以倒霉著稱的化學家,他曾作出過好幾個重要發現,可是頭銜卻都拱手相讓予後來的獨立發現者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氧元素的發現:舍勒分離出氧氣的時間比安東尼.拉瓦錫(Antoine Lavoisier)和約瑟夫.普利斯特里(Joseph Priestley)還早,幾年間卻竟不曾將他的發現公諸於世,讓同儕有大把時間後來居上。好在,檸檬酸發現者之名沒有再旁落他人。他從檸檬汁中成功分離得檸檬酸結晶,自此他的方法也成了生產檸檬酸的首要方法--直到一戰的烽煙中斷了意大利的檸檬酸鈣出口。

1917年,美國食品化學家詹姆士.居里(James Currie)大膽假設,嘗試以柑橘類水果以外的原料製作檸檬酸。他設計出以黑麴霉菌發酵砂糖製備檸檬酸的新方法。一旦他的方法成功工業化,短短五年間,檸檬酸的價格竟從1.25美元/磅急跌至0.20美元/磅。

它在柑橘類水果中固然含量豐富,然而實質上,所有動、植物體內都可以找到檸檬酸,因為顧名思義,它在“檸檬酸循環”中扮演着核心角色。此刻,您的身體裡也有一點,儘管其量微不足道。

檸檬酸循環(又名三羧酸循環、TCA循環、Krebs循環)可謂是新陳代謝的中心環節。生物通過這組反應,將乙酰基這個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的代謝產物氧化,產生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。這些能量以ATP(三磷酸腺苷)分子的形式儲存,繼而被運送至全身各部分,為生物合成反應、細胞分裂、“馬達蛋白”的運動、以致一切需要能量的細胞活動提供能量。
檸檬酸循環

檸檬酸循環是德國生物化學家漢斯.阿道夫.克雷布斯(Hans Adolf Krebs)於1937年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工作期間提出的。

克雷布斯在德國弗賴堡大學工作期間便已嶄露頭角。1932年,他與Kurt Henseleit成功建立了尿素循環的基本模型。可是僅僅過了一年,擁有猶太血統的克雷布斯便遭到納粹黨免職。

幸好,他的工作受到了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.霍普金斯(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)的賞識。他把克雷布斯接濟到英國繼續其科研工作。在謝德菲爾德期間,他在呼吸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。他從新宰的白鴿中提取肌肉組織,研碎並配成懸浮液,以觀察新陳代謝速率的下降趨勢。經過反覆試驗,他發現加入檸檬酸鹽後,組織的存活時間可延長三倍。隨後的實驗研究,則進一步揭示了循環代謝過程的本質。這一系列的顯赫貢獻,讓克雷布斯於1953年與弗里茨.李普曼(Fritz Lipmann)共享了諾貝爾獎。

然而,起初並非人人理解這一發現的深刻意義。當克雷布斯把其關於檸檬酸循環的研究投稿至《自然》尋求發表時,得到的答覆卻頗讓人氣餒:

“《自然》雜誌主編謹向H.A.克雷布斯先生表達由衷敬意,很遺憾主編先生手頭已經有大量稿件,足夠《自然》雜誌通信欄目刋登七至八星期。鑒於此,現階段繼續接收的來信勢必在發佈上有所延遲。

倘若克雷布斯先生不介意延遲,主編先生很樂意保留閣下的來信,直至積壓的稿件得到紓緩、適合發佈為止。相反,若克雷布斯先生希望在其他期刋上早日發表文章,主編先生當即退還稿件。”
《自然》雜誌的回信原文

克雷布斯決定將稿件改投至荷蘭的《Enzymologia》雜誌。1988年,《自然》的一名匿名編輯公開聲稱,拒絕克雷布斯的文章,是他們有史以來犯下的最大錯誤。

【點擊查看原文】藍字為與英文原文有出入的地方。

2015-07-05

自測:你是富人嗎

近看了篇《自測:你是富人嗎?》,轉貼過來,讓諸位讀者自我鑒定一下,看看自己跟富人還有多大差距。

2015-07-01

華東四省遊記--上海篇(下)

2015-05-01

Day 8


【五一節,我給國家添堵】

水樓台未必先得月。把旅舍選在人民廣場附近,原因之一是其位置毗鄰上海博物館。只是經過連日的舟車勞頓,來到行程的最後一天,眾人都寧可睡到日上三竿,再享用一頓豐富的小華堡早餐。

五一節的盛況名不虛傳,還沒走到廣場北端的漢堡王,便已經可以感受到節假日的熱烈氣氛──規劃行程時留意過的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,碰巧就設在同一座商場內。蠟像館還沒開門,大批民眾便已經在門外聚集。

10點多來到上海博物館大門,這裡的情況比蠟像館有過之而無不及──儘管博物館已開放了一個多小時,卻依然無法疏導人潮,熱情的參觀者沿碩大建築物的外圍有序排列着,竟把博物館的東、南兩面都包圍了起來。

天朗氣清、惠風和暢,大好光景豈能虛耗在排隊之中?!況且,對於博物館內的展品,團友們也並未表露出太濃厚的興趣。眾人當機立斷,臨時決定改變行程,前往豫園給國家添堵,把昨晚的遺憾填補回來。
過門不入的上海博物館

初到上海不去豫園老街,總覺得若有所失;而來到豫園,有種行為雖然明知不值,每本遊記食評都強烈不推薦,然而每個遊客卻都心甘情願地挨宰,那就是吃小籠包──正如到西安的遊客總對回民街上的biang biang麵趨之若鶩。

而說起豫園的小籠包,最聞名遐邇的當屬南翔饅頭店。只是其口碑也實在太差了,一切適用於食肆的差評,用到它身上都不為過:價錢貴、人多、環境擠迫、服務差、店大欺客,關鍵是味道還差──據說老街上隨便找家小籠包店,味道都比南翔的好。只是網上罄竹難書的差評,依然阻止不了人類捱宰的決心──老遠處就排着混亂的長隊,不見龍尾。
南翔饅頭店外指揮排隊的告示牌

一行四人果斷沒有上鈎,把南翔饅頭店直接忽略,轉而進了對面的小吃廣場。裡面的人也不少,但勝在用餐區夠大,沒等太久就佔到位置。眾人品嚐了一份上海小籠包、一份寧波湯糰,味道沒覺得驚喜,算是完成了來上海不容錯過的任務。

接下來,眾人便再次分道揚鑣,在茫茫商海中淘寶,在眾裡尋它千百度。S君終於找到了稱心如意的上海豫園版星巴克隨行杯,而P君則買下了念念不忘的動漫撲克牌,唯有筆者斯人獨憔悴,在老街上的大型玩具店及禮品店裡,一路惦記的扭蛋和紙膠帶,卻依然苦尋無果。
遊人如鰂的豫園老街

上海手信的最後希望,只好寄託在行程的終極一站,“創意產業園”田子坊。



【田子坊,喜出望外】

杭州絲聯166一役,筆者對同為創意產業園的上海田子坊開始有所顧慮,擔心那又是另一個曲高和寡的藝術家園地。

剛出了打浦橋地鐵站,心情變成另一種憂慮:人潮在窄窄的弄堂裡湧動,城管、特保一個個板着鐵臉,吹着哨子維持着現場秩序。這與心目中恬靜寫意的“小歐洲”形象相去甚遠。

一眾團友都不禁起疑:眼前這個既擁擠不堪、又名不經傳、連L君的上海朋友也不曾聽聞的古老小區,便是四省行程的壓軸一站了嗎?然而,能夠力壓外灘、城隍廟、東方明珠等一眾老牌,在《百度旅遊》的上海推薦景點中位居榜首,田子坊自當有其魅力。

剛出地鐵站,對面那座外觀別樹一幟的琉璃藝術博物館便吸引了眾人注意。只是除了P君外,其餘團友都對收費的博物館興趣不大,參觀了地面層五彩繽紛的紀念品商店後,便沒有再上一層樓。

田子坊的入口處豎立了一尊銅像,向遊人訴說着其名稱背後的趣聞:這座弄堂的正式名稱為泰康路210弄,起初是個平凡的馬路集市。及至1998年,隨着政府的大力整頓,加上眾多藝術工作室紛紛進駐,改變了這裡“下雨一地泥,天晴一片塵”的面貌。後來,一位藝術家更借了古代畫家田子方之名,把這座弄堂雅稱為“田子坊”──豎立在入口處的銅像,正是田子方本尊。
窄窄的弄堂

琳瑯滿目的工藝品和紀念品,很快便贏得了眾人歡心。一些店舖打着創意產業的旗號,實則附庸風雅,賣着地攤上都能隨便找到的明信片、鑰匙扣、磁貼等等,有些則在售賣淘寶上最流行的新玩意,當然還少不了台式珍珠奶茶、土耳其雪糕這些風靡全球的小吃店。

一些店舖賣的東西則有創意一些、好玩一些,例如某糖菓店把糖菓包裝成“腦殘片”、“後侮藥”、“節操片”等等,甚至還有衛生巾造型的棉花糖、套套造型的巧克力,逗得眾人不亦樂乎。一路以來按兵不動、連龍井茶也不為所動的L君,竟在此店買下第一件手信──“柔棉體驗” 一包。其實那跟筆者穿越半個中國尋找小華堡是同一道理。
某商店售賣的小玩意

還有一家小林煎餅專賣店,雖然明知發源地是台灣而非上海,然而那四溢的餅香、親民的價格、大方的試吃、以及燒餅上獨有的上海圖案,讓所有進店的團友──包括那位上海朋友──都無一幸免地留下“過路費”。

當然,田子坊之所以能稱為“創意產業園區”、而不是“特色商業街區”,有的絕不僅是以上這些紀念品售賣。孤芳自賞的畫廊書屋、可動手DIY的小手作坊、樂韻悠揚的陶笛店等等,都可以在田子坊找到。現場還正在舉辦一場海綿寶寶展覽,吸引了眾多大小朋友輪候買票。要是只想靜靜的躲起來,不妨隨處上家咖啡館,任人潮在腳下來回起伏。
泰迪熊主題咖啡館

總而言之,食玩買睇,在田子坊一應俱全。每轉一個街角,總有未知的驚喜等着我們。要是有機會,真應該挑個人少的日子,慢慢逛逛。


高鐵動臥,服務仍待跟上

取了前面追火車、追輪船、追地鐵的教訓,最後一程的回程車,不敢再有半點怠慢了。晚上8點才開的火車,眾人5時正便早早起程前往虹橋火車站了。

虹橋不愧為全球最大型的綜合交通樞紐,售票窗口都比別的火車站多,而且還有互聯網取票專窗──其實多年以前連珠海站這樣的小站都有取票專窗的,後來也許是因為鐵道部解散,“鐵總”為了減省成本而把這些窗口統統關掉。雖然排隊買票的現象還是無法避免,但與杭州、蘇州兩次驚心動魄的買票經歷相比,虹橋火車站的隊簡直不足掛齒。

由於時間尚早,雖然明知車上有晚餐提供,還是決定先吃點東西。在火車站一樓各大連鎖餐廳爭相插旗的商場裡,我們終於找到在西安之旅上苦尋無果的肯德基全家桶;而代表着童年回憶的大白兔奶糖,則竟被包裝成各種禮盒,作為上海特產被放在火車站超市的當眼位置;可是,即使來到魅力之都,傳說中的蛋白素肉、公仔膠紙以及星巴克紹興隨行杯,卻依然沒有發現。
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

時間過得很快,我想我必須要離開……

這次乘坐的高鐵動臥,是一種全新產品,是“鐵總”提升服務、從“運人”躍升至“運客”的一次嘗試。關於高鐵動臥,前期準備時已經花了很大篇幅介紹了。

同時,這也是筆者的第一次軟臥,毫無懸念地成了筆者買過最貴的火車票,價格甚至可與機票看齊。因此,這趟火車也算是本次旅程的一個體驗項目,是筆者有所期盼的一個環節。

下到站台,眾人便急不及待、透過車窗窺探“高鐵動臥”的車內環境了。雖然圖片已經看了許多,真正看到實物、看到車廂內的整齊光亮時,還是被震撼到了。“此車只應外國有,天朝能得幾回見?”P君感慨。
高鐵動臥

翻查火車票價信息,從上海往廣州東的Z99普通列車,硬臥上鋪票價為353元,而高鐵動臥的上鋪(折後)票價則為560元。貴出來的200元,體現在以下方面:
1.      更短的運行時間。Z99晚上18:02出發,10:08到達,總時長為16:06;高鐵動臥D935晚上20:05出發,07:25到達,總時長為11:20
2.      獨立空間:高鐵動臥每四個床位有一個獨立包廂,每個包廂均有可上鎖的掩門。重點不在於包廂有多寬敞華麗(現場所見包廂挺狹小的),而是它提供了獨立空間,讓包廂內的乘客可以旁若無人地活動,也隔離了外面來回走動的腳步聲、以及“啤酒飲料礦泉水”的叫賣聲,財物安全也更有保證。
3.      舒適的睡眠:這是高鐵動臥的價值所在。主要因素不在於床鋪寬了多少、或者床墊軟了多少,而是因為列車全程行走在高鐵專用的無砟路軌上,而且在杭州、寧波上客後便不再停站,全程勻速前進,基本感覺不到顛簸。“和諧號”列車全程禁煙,因此沒有普通列車的煙味縈繞、擾人入睡。筆者這麼多次的臥鋪經歷,還是頭一回“一覺睡到自然醒”的。
4.      一頓高鐵晚餐:份量、口味均尚可。包括大餐包兩個、長方形蛋糕一盒(還挺鬆軟的)、牛肉火腿片兩塊、榨菜一小包、牛肉乾一小包、開心果一小包、立頓紅茶茶包一個,還有餐具。
5.      一對一次性棉拖鞋:正常應該是每個車廂的四對拖鞋都不同顏色的,讓乘客可以互相區分。不過也許是乘務員忙中生錯,我們的車廂裡,有兩對是重覆的。

光是上面第三點,已經讓筆者有“除卻巫山不是雲”的感覺──以後很難回頭再坐普通硬臥車了吧?!

不過,高鐵動臥畢竟是新產品,是高高在上的“鐵總”紆尊降貴、服務升級的新嘗試,因此服務、細節上還有許多有待改善之處:
l   就以上面的餐盒為例,不吃牛肉的乘客怎麼辦?要知道,不吃牛肉的人在中國不在少數;
l   繼續說餐盒,裡面包括了立頓紅茶沒錯,而列車也的確有熱水提供,可是杯子呢?
l   每個鋪位都有一台電視,不過除了剛開車時播過幾段宣傳片外,其他時候,五個頻道都定格在“精彩稍後繼續”的畫面;
l   坐過臥鋪的人都知道,上車後要用車票換取臥鋪證,一方面是驗票的手段,另一方面也方便乘務員在到站前把乘客叫醒。高鐵動臥沒有這個環節,而只是口頭詢問在廣州還是深圳下車。原本以為他們的登記系統更先進,詎料……離到達深圳還有半小時的時候,乘務員竟逐一拍門,把全車乘客都叫醒……
l   或許是乘務員為了提早下班,列車才剛剛過了深圳,還未到廣州,她們便開始七手八腳,收集全車(包括未下車乘客)的熱水壼、衣架、垃圾桶等。任何一家航空公司,都不會在飛機降落前回收毛氈吧?
精彩稍後繼續...

總結而言,高鐵動臥體驗是好,只是服務仍待跟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