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01-05

《2012》續集

雅曆法在公元2012年12月21日這一天結束,這一說法掀起了一場“末日商機”,書店裡排滿了琳瑯滿目的《末日自救手冊》、《2012世界末日》之類的書籍--相當大部分居然還放在科普書架上。而2009年上映、由羅蘭·艾默瑞奇執導的荷里活電影《2012》,更是末日題材的佼佼者。

電影的劇情不必多言了。編劇為故事安排了一個尚算美滿的結局:正當大海嘯吞噬着大地之時,那些富可敵國的有錢人們,手持船票登上了五艘中國製造的巨型“諾亞方舟”。“方舟”在大洋中漂泊數月,最終來到了荒涼偏遠的非洲高地。人類躲過一劫,在“世界末日”中倖存下來,並將在這片“新大陸”上繁衍生息、繼續傳承,開創新時代。

這一天如期而至,傳聞中的末日卻沒有降臨。這一天風和日麗、波平浪靜,末日預言不攻自破,“末日商機”亦總算壽終正寢。過不了多久,2012年12月21日這個平淡的日子就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。

很顯然,世界上最無聊的導演也不會打算開拍《2012》續集。

可是筆者卻突發其想,想出了一些很值得探究的問題。“死剩種”們在非洲高地上如何生活,原電影中並沒有清楚交代,編劇似乎並不關心這個問題。只要還有人存活,就還有希望,世界就還沒有結束。

那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社會呢?首先,那是一個純粹由有錢人及其紈絝子弟構成的社會,因為,正如前面所說的,買得起船票的人,都是富可敵國的。

難道,那就是沒有階級、沒有矛盾、人人平等、人人均富、傳說中的“大同”社會嗎?

非也。有錢人們很快會發現,周圍的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樣富有。他們的顯赫地位、他們的高高在上、他們的優越感,轉眼間消失殆盡。

來到非洲大陸後,有錢人還會發現,自己雖然家財萬貫,卻沒有地方炫富(當然也沒必要炫富,道理同上)。誰來為他們蓋別墅呢?誰為他們造跑車呢?誰來挖金銀鑽石呢?誰來編織LV手袋呢?甚至乎,人們的生活必需品,衣服、食物、電力......也將缺乏供應。

當然,以上說的都不是重點,都只是膚淺之見。最核心的問題是:如何讓他們持續地富有呢?換言之,誰來源源不斷地給他們送錢呢?

這部分有必要深入探討一下。無論你是否接受馬克思主義,有一點不容否定:老闆普遍比打工仔更有錢。我們亦理所當然地認為,乘着“諾亞方舟”來到非洲大陸的,絕大部分都是老闆,而不是打工仔。

老闆的錢是怎樣賺來的呢?有人認為是通過經商貿易。而馬克思窮其畢生精力,提出了“剩餘價值理論”。舉例而言,一個織布工人的工資是$5,他織出來的布,拿到市場上可以賣$10,布的成本(絲)為$3。那麼,老闆甚麼都沒幹過,就賺了:$10 - $5 - $3 = $2。這$2就是剩餘價值;而工人將$3的絲變成$10的布,他的勞動價值$7,卻只得了$5的報酬,另外$2的“剩餘價值”被老闆剝削掉了。也就是說,老闆是通過剝削“剩餘價值”來賺錢的。

各位若想深入瞭解,可以拜讀馬克思的《資本論》。放心,裡面談的是純粹的經濟問題,沒有教人如何貪污腐敗、如何花天酒地、如何壓制人權......下面我要回到正題了。

回到非洲大陸上。在這裡生活的人,本來都是極其成功的大老闆、大資本家(根據馬克思的定義,“資本”就是用來購買勞動力的貨幣),都是靠剝削“剩餘價值”而致富的,而且都想繼續以這樣的方式謀生。問題是,這裡只有資本家,沒有工人;只有剝削階級,沒有受剝削階級。除非有人--而且是大部分人--願意紓尊降貴,甘心淪為其他人的奴隸、農民、或者工人。

筆者認為非洲大陸可以有兩種結局。第一種,所有的有錢人都不甘願淪為受剝削階級,結果自相殘殺、你死我活,最終所有人類都被餓死,世界真正末日了;第二種,大多數人為求自保,被迫為少數人服務,社會又重新階級化、矛盾化,富人與窮人、壓榨與反抗、河蟹與草泥馬......歷史又在非洲大陸上輪迴。

從藝術角度而言,個人更傾向第一種結局,因為它與原電影的末日主題相呼應。不過,第二種結局明顯更現實一些--在死神的威脅下,任何人都會軟弱屈服。也可以把兩段劇情串連起來,即富人們先是勾心鬥角,互不相讓,結果一場飢荒餓死了不少人,倖存者為了生計,被迫臣服於一小撮人,非洲大陸發展成一個極權之邦。

末日餘生,看來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題材。找個有才之仕(可惜不是我......)把它寫成小說,或許會同《動物農場》、《蠅王》齊名,組成一套“新反烏托邦三部曲”--三部作品所講述的,都是平等社會如何演化成極權社會,但三者的起步點是不同的,《蠅王》的人物最初都是天真無邪的小孩;《動物農場》的社會是由受剝削階級建立起來的;而這部《2012》續集--筆者暫且稱之為《2013》*,則是從一個精英及有錢人的社會開始。

*《1984》就有一部續集叫做《1985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