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12-15

36年的澳門馬拉松,何去何從?

剛結束的澳門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(下稱“澳門馬拉松”或“銀馬”),筆者又一次把半馬PB推前了兩分鐘(1:40:40→1:38:50→1:36:50→1:34:49),並總算達成了“達標渣馬”的“小目標”,確實是場值得紀念的比賽。


不過本Blog上千篇一律的比賽流水文已經太多了,與其繼續歌功頌德,不如這次寫點別的。

我身邊有好些小伙伴,過去幾年一直都有參與“銀馬”,今年卻不約而同地不玩了,各自有各自的理由,不過歸根究底,最根本的原因或許是,他們都覺得“銀馬”不好玩了。

創立於1981年的澳門馬拉松,資歷上應該算得上是大中華區的老大哥了,暫時只見同齡的“國馬”北京馬拉松足以與之相提並論。然而,在近幾年馬拉松賽事井噴式發展的大潮流中,澳門馬拉松卻顯得有點“不進則退”;個人對於“銀馬”,從五年前初次參賽時覺得“驚豔”、“高大上”,到如今眼界漸開後,也陸續發現了不少“槽點”。

最根本性的槽點,筆者認為,就是組委會多年來不思進取、一成不變的態度。相信連續參加過近幾年澳門馬拉松的參賽者,大都未必能說出賽事組織、服務、參賽感受等有何改進,今年甚至連比賽路線都“照辦煮碗”跟去年一樣(所以說把比賽筆記一模一樣地再寫一遍沒有意思)。要說變化,最明顯的大概是參賽名額年年遞增,使得賽前中央公園停車場的車龍、洗手間門口的人龍愈排愈長,起跑時運動場出口的瓶頸愈來愈堵塞。

◎ 2017新看點

大的變化欠奉,小的進步今年倒有幾個。其一是把全、半馬與迷你馬的報名日期分開,緩解了報名高峰期網絡擁堵的情況。其二是組委會把領取參賽包的時間提前了兩天,據說是要讓參賽者有更充裕的時間領包,使領包程序更流暢,不過由於筆者每次領包時場館都空空蕩蕩,所以對於此舉的成效就無法評論了。

其三,水站後方這次終於有垃圾收集站了,更安排了清潔工人不斷辛勤地清理紙杯。雖然設計還不甚合理(垃圾站離水站太近,經常還沒喝完就“跑過龍”了;垃圾站範圍也太小,跑動中很難把紙杯投進去),也算是聊勝於無的一點提高。

除了官方,民間也在盡一分力。第36屆的澳門馬拉松賽道上,終於有了綁着汽球的“配速兔子”了,當然這些都不是“官兔”,而是某些跑團自己發起的——官方可從未搞過“兔子招募”的活動;另一樣是“私人補給站”,過往的“私補”都是“單兵作戰”的,大多從日本遠道而來,為跑手提供巧克力、鹽糖等零食,今年的賽道上,則首次出現了兩個有組織、有預謀的“私補”。可見,隨着馬拉松運動的普及化、本地跑團的逐漸壯大,跑友們開始把外地參賽的經驗帶回來。

表彰大會到此為止,接下來輪到吐槽環節。

澳門馬拉松最老生常談的槽點,或者說見得最多的評價,應該就是“賽道重覆”與“氣氛冷清”兩項吧。

1. 賽道重覆

這算是“全馬專屬”的槽點,因為只有全馬的路線是重覆繞圈的。報名時,筆者自問未具備完成全馬的能力(不過現在可以了),從未親身領教過這一點。所以下面所列的,盡是道聽途說、人云亦云罷了。

來聽聽看跑手對銀馬的重覆賽道有哪些差評吧:

跑手一:“跑咁長又無氣氛又重覆路線好難捱。”

這一點筆者應該沒有發言權了,因為自己還沒感受過重覆賽道的虐心。不過話說回來,跑步本來就要耐得住寂寞啊!一個人跑田徑場三四十圈、跑公園十幾圈都成家常便飯了,區區一圈的繞圈何足掛齒?只是大家交報名費來比賽的,自然對各方面有更高期望罷了。

跑手二:“今年第一圈同第二圈果d又混埋一齊跑,又落埋西環橋隧道。”

除了虐心和消磨意志,重覆賽道的最大弊端是容易引起賽場混亂。在全、半馬分流處,如何做好指引、維持秩序,往往是一場馬拉松比賽的一大考驗,去年的首屆南京馬拉松就在此處出了“岔”錯,導致領跑的黑人軍團集體迷路。所以現在越來越多高水平比賽都在縮減項目,只保留全程馬拉松一項。澳門馬拉松則除了“全、半馬分流處”外,還多了個“第一圈、第二圈分流處”,無疑是給自己多挖了一個坑。

兜圈的另一個問題,是如何避免被套圈的“慢腳”阻擋領頭份子——這正是香港渣馬被罵得最狠之處,渣馬雖不兜圈,但全、半馬路線卻在28km處詭異地匯合,嚴重阻塞了全馬精英組的跑手,過往更不乏冠軍爭奪者被半馬跑渣撞倒。回來我們親切的銀馬,以往筆者還是“半馬跑渣”時,就曾被套圈的選手和工作人員們趕來趕去,當時覺得澳門這樣的安排尚算不錯。不過從今年跑友的評價來看,則似乎未敢恭維了。或許“不錯”僅限於有大會車輛保駕護航的頂尖選手,一般人還是難逃被阻擋的困擾吧?

至於“落埋西環橋隧道”、跑錯路線,則出乎筆者的意料,2012年澳門馬拉松曾鬧出集體跑了冤枉路的大烏龍,受到眾多參賽者口誅筆伐、甚至杯葛頒獎儀式,這才有了現在的全封閉式賽道。沒想到此去經年,時至今日在“全封閉式賽道”依然存在跑錯路的問題。

跑手三:“有些人沒有跑第二圈就直接走了右邊奔向終點,得到了完賽T與獎牌。只跑了二十幾公里,沒有完賽的人得到了完賽的待遇。而我們真正跑完跑足42.195公里的,則什麼也沒有,一口水都沒有。讓真正的跑者流淚,讓走捷徑的人當英雄。如此大的設置缺陷,如此大的制度漏洞。”

不過最使人氣餒的還不是自己跑多了,而是看着投機取巧的人坐享其成。

第一圈的28km,其實已是不可思議的超長距離了。能夠跑完這個距離的,肯定都經受過刻苦訓練、志在完賽(或更高目標)的,沒有人是一開始就預謀騙取獎牌的。但是,在28公里這個“極點”關口,面前忽然有條一步登天的捷徑,難免有人在體能上、精神上都幾近消耗殆盡之下“行差踏錯”——既然注定完不了賽,與其最後被收容車接走、一無所獲,倒不如早點回去領取紀念品。要是剛巧遇上“芯片失靈”的情況(譬如今屆),說不定還能輕輕鬆鬆拿下“BQ成績”、獲得波士頓馬拉松的報名資格呢!

可惜,重覆繞圈的設計一日不改,這種情況都很難杜絕。半馬、全馬分流處,裁判尚可憑肉眼分辨號碼布;第一、二圈分流處,則唯有依靠計時芯片和跑手的良知,現場的裁判是沒法即場判決的。更千萬不要矯枉過正,待計時數據核實後才發放完賽紀念品,因為那樣相當於把人人都“假定有罪”,對誠實的絕大部分選手來說,無疑更不人性化了。不如在終點前後設置“未完賽選手”的分流區,讓他們自覺不去領取完賽紀念品,配合“參賽者信用資料庫”,讓不誠實的參賽者在往後的報名中受到懲罰(如禁賽處罰等,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完善的預防“替跑”機制,措施可參考柏林馬、無錫馬的“上手環”。不過澳門馬拉松目前尚未有預防替跑的意識),這樣或者對本地和鄰近地區的“忠實參賽者”有一定阻嚇性吧?至於難得來一次的遠方來客,我們就以好客之心包容他們可好?


※※※

平心而論,在澳門這麼小、人口如此密集的地方,要設計一條42公里的不重覆路線真是太難了。有人希望增加澳門半島的份量,但觀乎現在的半馬路線,氹仔的比例已幾乎減無可減了,因此澳門半島的距離很難再增加;讓半馬先回氹仔,全馬繼續留在半島轉悠同樣行不通,那樣勢必像渣馬那樣,在西灣大橋前後出現全、半馬滙流的混亂;也有人建議將路線從路氹城延伸至澳大、路環黑沙等地,無論延伸到哪裡,一來都要考慮交通的影響,二來本已略顯不足的服務人員將更捉襟見肘——一個方法是在足夠寬的折返路段(如現時的蓮花海濱大馬路)中間設計雙向的補給站、醫療站,大概能適度減低人手需求吧?

2. 氣氛冷清

賽事氣氛冷清,這又是銀馬的一大死症,而且較賽道問題更棘手。因為以澳門人對一切皆置諸度外的天性,馬拉松比賽很難引起他們的絲毫興趣,讓他們在星期日的清晨6點出來吶喊助威更是異想天開。不來罵我們阻塞交通、擾人清夢、勞民傷財,已經謝天謝地了。

● 不過組委會也不用心灰意冷、坐以待斃。首先可以從前期營銷方面着手。舉香港渣打馬拉松為例,他們的賽道跟澳門一樣冷冷清清,路況、組織還不如我們,更鬧出過幾條人命,不少跑過的人都說那是名副其實的“渣”馬、“戇”馬,沒跑過的,照着趨之若鶩。為甚麼?因為他們的宣傳攻勢凌厲啊!他們能請Eason獻唱主題曲、TVB每晚黃金時段播放特別節目、報紙媒體鋪天蓋地地渲染、連娛樂版也追蹤報導小生花旦們的備戰情況......這些前期營銷,不僅能在跑手之間預熱情緒,讓他們更渴望在這個舞台上一展身手;就連本來不關注馬拉松的普通市民,都感受到了大賽臨近的氣氛。

澳門沒有Eason也沒有TVB,營銷上不太可能像香港一樣成功。不過,開通一個微信公眾號、一個Facebook主頁,偶爾跟參賽者們互動一下、逗我們玩一下,也動員一下群眾的熱情、讓更多人關注一下比賽,技術上應該毫無難度吧?然後,TDM轉播馬拉松比賽也不是沒有先例的,既然外國的比賽能播,也總該支持一下本地體壇吧?大賽車做得到,大巡遊做得到,馬拉松沒理由做不到吧?(雖然那注定是收視率為零的賠本生意😓——關注馬拉松的都去參賽了,不關注的更不可能清早起床觀看比賽。)

● 前期營銷之後,另一關鍵是如何在比賽中展現澳門特色。當局或許認為,最近兩年把賽道延伸到媽閣廟,讓跑手踩一下葡式碎石路,請幾個大媽跳廣場舞,就算是展現了澳門風采了吧?可是,世遺只是澳門(認受性較低)的一個片面,對於遠道而來的八方來客,他們印象之中的澳門,更多應該是拉斯維加斯式的燈紅酒綠、紙醉金迷,能夠把這樣的氣氛帶進賽道,必定是很棒的體驗。至於何謂“拉斯維加斯式的燈紅酒綠”?當然不光是途經幾座賭場、繞着金光大道跑一圈這麼膚淺啦,組委會請自行到拉斯維加斯學習取經吧!
拉斯維加斯搖滾馬拉松

說到酒,“六大滿貫”之一的柏林馬拉松(以及德國的許多馬拉松),跑手們在補給站和完賽派對上都可以無限暢飲當地人最愛的啤酒;法國波爾多則有一場逾30年歷史、“謝絕競速型跑手”的紅酒馬拉松,用延綿42公里的筵席,以美酒佳餚款待一路上的跑手;說近一點,台灣金門馬拉松同樣以酒聞名,多少人是專門為了那份完賽紀念品——金馬限定版高粱酒才報名的(包括筆者,雖然筆者不飲酒😂,不過光是高顏值的酒瓶已經很有吸引力了)......

● “觀眾不夠,跑手來湊”,許多賽事都深明此理。澳門馬拉松組委員也在這方面努力過,連年增加名額、連年開設“最具創意服飾大獎”便是例證,只是現階段似乎仍成效不彰,一方面“我們城裡人”還是“不太會玩”,馬拉松賽Cosplay、搞氣氛的風氣未盛——看看今年的“最具創意服飾大獎”得獎名單,幾乎被日本人所壟斷,本地人無一獲獎,實際所見的Cosplay者也寥寥無幾;更深層次的原因是,銀馬的比賽規則本來就不太兼容“玩”的跑手:全馬限時,別的比賽通常是6小時、6.5小時、甚至更多,銀馬呢?當局怕封路太久會影響和諧穩定,所以只給了5小時!半馬同樣較別的比賽少,只有2.5小時!如此嚴苛的條件,Cosplay跑手們恐怕會望而卻步——又看看上面的得獎名單,十居其九是限時較寬鬆的迷你馬選手。等到賽道上只剩下1600個傻子進行着最艱苦的全馬第二圈時,Cosplay跑手們早就結束比賽、回到酒店洗洗睡了,節日的氣氛早已煙消雲散。
2017年“最具創意服飾大獎”得獎名單

所以,要讓“最具創意服飾大獎”的獎金用得其所,真正發揮到活化氣氛的作用,就應該把獎金平均分配到更多的獎勵名額、合理分配獎勵名額到全馬、半馬、迷你馬各個項目。同時最重要的是,延長關門時間!延長關門時間!延長關門時間!

3. 穿梭巴士

銀馬的賽事服務固然有許多方面可以提升,而當中最可行、最無技術含量的,應該算是穿梭巴士了。上月筆者與幾位跑友組團跑了西樵山半馬,他們都參加過往屆的銀馬,又都是第一次外出參加馬拉松賽。留給他們印象最深的,除了天淵之別的比賽氣氛、豐富的補給與嚴密的醫療保障外,就是賽前、賽後的穿梭巴士服務了。

去年銀馬剛結束,筆者便草草寫了封電郵給組委會和體育局,向當局提了這個建議,隨後又將之轉貼到社會文化司司長的留言網站。所以當今屆澳門馬拉松網站剛剛開放,看見網頁底部多了“交通安排”一項時,筆者還滿心期待,以為自己的建議受到了採納。事實證明是我想多了。

穿梭巴士的用意、好處等等,當天的電郵裡已寫得很詳盡,這裡就不必再絞盡腦汁了:

“近年來跑步運動方興未艾,作為本澳最具號召力的路跑比賽,澳門國際馬拉松的參賽名額亦不斷擴容,今年更是大幅增加了四分之一,參賽總人數從8000人增至10000人。然而,筆者從2012年第31屆開始連續參賽至今,感到賽事營運方面多年來均維持一貫標準,並沒有隨參賽選手的增加而明顯提升,尤其是賽道、起終點設施等硬件配套更是受先天限制而難以提升,因此,可以愈來愈感受到賽事承載力趨於飽和。

在此,筆者想特別探討交通出行問題。由於賽事需要在本澳多條主要公路及跨海大橋上舉辦,賽前的封路和交通管制在所難免,加上受泊車位的限制,參賽選手駕車前往起點無疑會受到諸多不便,貴會亦已於賽前上載影片至官方網站,提議參賽者可乘搭夜間巴士前往起點。

可是,從澳門半島(主要居民區)前往氹仔(起點位置)的夜間巴士只有N2、N3、N5三條線路,即使三條線路加起來,運載能力仍相當有限(可見下表之數據),相對於10000名參賽選手更是九牛一毛。根據筆者的親身經歷,04:45從“筷子基北灣”開出的N2巴士,在到達“高士德/連勝馬路”站之前便已經滿載了,經過新口岸(酒店區)及亞馬喇前地(主要中轉站)時更只能“飛站”,大批候車的本地及外地參賽者都只能無奈目送大巴駛走。這無疑會影響這批為數不少的選手的賽前準備,繼而影響他們的心態和發揮,乃至對賽事的感受及評價。


因此,本人謹提議由組委會安排由各區往返澳門運動場的接駁巴士,供運動員免費乘搭,以便居住在全澳各區的運動員均能便捷到達起點、及於比賽結束後疏散離開。這樣做一來體現了組委會對參賽選手的貼心服務,解決選手出行難題;二來可鼓勵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,減少駕駛私家車,減輕道路交通壓力(尤其是“迷馬”比賽結束而“半馬”、“全馬”賽道尚未解封時,大批完賽選手蜂擁駕車離開,勢必對交通構成壓力);三來可響應了特區政府“綠色出行”的號召;四來亦避免了因大量參賽者佔用夜間巴士,而導致其他市民無法正常乘搭夜間巴士的情況,從而降低馬拉松對其他市民的滋擾。

......”


現在回顧那封郵件,也算是文筆流暢、有條不紊、情理兼備。然而並沒有甚麼卵用,一年後,筆者照樣只能乘搭夜間巴士。


這次筆者志在PB、有備而來,提早了半小時出門,因此途中沒有再遇上擠不上車的情況。不過也幸好提早了出門,原來N2路線從八月開始改了路線,改行南灣大馬路和西灣大橋,受馬拉松封路影響,從亞馬喇前地經新馬路、司打口、下環一帶繞了個大圈才上了西灣大橋,行車時間由往屆的30分鐘增至45分鐘。一位開車的跑友則不那麼幸運了,在停車場和洗手間都排上了長隊,結果唯有不做熱身匆匆“上線”。

4. 賽事服務


“沒有比較,就沒有傷害。” ——馬英九

另一個老槽點,或者說是“雷區”,便是物資補給。和其他地方的馬拉松賽都不一樣,除終點外,你在銀馬賽道上的任何位置都不會找到能量補給品,所以老馬們常常告誡意圖參加澳門全馬的新手們,切記“為自己帶鹽(鹽丸)、帶gel(能量膠)”,免得撞牆撞到💩。

除了缺乏能量補給,水站的效率也未盡如人意。筆者“跑得快,好世界”,沒有遇到問題,不過據半馬200~210水平的跑友反映,多數水站都有“斟唔切”的情況,即跑手進水站要停下來等候工作人員斟水、斟飲品。問題的本質,在於組委會的服務意識沒有隨參賽者人數的增加而提高,沒有設計足夠長的水枱,沒有招募足夠多的志願者。去年,作為銀馬“前哨戰”的長跑聯賽第三回合便曾因水站問題飽受詬病,於是當局知恥而後勇,隨後的銀馬補給工作有了顯著提高;今年,第三回合受颱風影響而取消,沒有了擋箭牌,中箭的就是銀馬自己了。

繼續看“賽事資料”裡“設施及服務”一頁,上面白紙黑字寫着“路程指示牌:每公里設有指示牌(共42個)”,然而實際上並沒有。兩座大橋上由於風勢、坡度等緣故,不放置指示牌也情有可原,可是即使在平路,一樣缺失了某些指示牌,例如孫逸仙大馬路上的10km牌筆者就沒有看到。還有好多幅指示牌平躺在地上(記憶中起碼有7km、14km、18km三幅),不知是事前準備太倉促來不及立起來,還是被風吹倒了?這些臥倒的指示牌,準確度顯然是不用指望的——例如,在倒下7km指示牌處,筆者較4:30配速“領先”15秒;到了8km牌的位置,則變成“落後”15秒。換言之,這一“公里”跑了整整5分鐘。然而實際上,從嘉樂庇大橋的大坡下來,到這個位置剛好調整順暢,正開始加速追回時間損失,配速絕不慢於4:30。

如此一數,半馬21個指示牌至少有8個是缺失或不可靠的。可能組委會覺得現在社會富裕、科技發達,人人都買得起精準、功能強大的GPS手錶,沒幾個人需要靠這些牌定位、配速了,這些指示牌顯得有點無足輕重了吧?可是,再看看人家西樵山半馬,同為AIMS認證賽事,人家就把每一塊牌都做得精確無誤、字體清楚。細節的區別,反映出的是組織者態度、意識上的差距。

5. 參賽包和紀念品

最後談談參賽包和紀念品。比賽結束後,在行李寄存處,一位首次參賽的內地跑友指着號碼布下方那張小小的紅色紀念品券,一臉茫然地問工作人員,是不是在這裡領取紀念品。工作人員的普通話不鹹不淡,筆者於是搭訕進來,“有沒有拿到獎牌?那個就是紀念品了。還有大浴巾,紀念品就是這些了。”內地跑友略顯失落,卻只好無奈接受。
號碼布下方的紀念品券

本地人對於銀馬的參賽包和紀念品普遍沒太多意見,畢竟大浴巾的材質一直是有口皆碑的,儘管今年報名費從100元漲至150元,光這條大毛巾也尚算“值回票價”。可是外地人就不一樣了,他們不僅報名費較我們高出將近三倍,住宿、旅途的開銷同樣不菲(澳門酒店貴是眾所周知的),當然期望得到更多。其實他們想要的,未必是一份同等價值的厚禮,賽前來些比賽日用得上的物品(常見的如一次性雨衣、能量棒、鹽丸等),賽後一份有本地特色的小心意,就能將好評率提升幾檔。

其實越是小地方,越懂得借助馬拉松的契機,向八方來客自我推銷。參考筆者最近的幾場比賽,“揚馬”給每人塞了一小包揚州特產牛皮糖;西樵山馬拉松則“人手一份”西樵大餅;接下來的金門馬拉松,則更有大名鼎鼎的紀念版高粱酒。澳門馬拉松,就不能給大家來盒碳燒杏仁餅嗎(反正大三巴那邊都是不用錢隨便派的)?

問題歸根究底是招商不給力。 翻開隨參賽包附送的跑步雜誌,看看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,有幾場比賽是連個運動品牌贊助商都沒有的?可是“銀馬”這麼多年來,除了銀河娛樂,誰還說得出別的贊助商?沒有贊助商,自然就沒有它們送出的專業裝備和特色伴手禮;要想像國內外的大型賽事那樣,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馬拉松博覽會,則更是無從入手。在本該是大型Expo的號碼布領取處,場館裡唯一的攤位——“反興奮劑拓展教育活動”並沒有隨發放號碼布的時間同步提前,令本已冷清的場館更顯門可羅雀了。

對了,還有參賽包裡的一條手帕、一套餐飲優惠券,以及參賽包本身——一個拉繩袋,“全馬專屬”的完賽紀念背心等等,這些也屬於“紀念品”吧?拉繩袋還是有bug的,就和揚馬那個一樣,行李牌跟袋上的插槽大小不匹配,雖然程度沒那麼嚴重,卻再一次顯出組委會對細節的不用心。

◎ 另一種聲音

不過以上種種不善,卻也有少數參賽者視之為優點了:雖然運動場出口的“瓶頸”問題嚴重,許多跑友(尤其是國內跑友)仍很喜歡在運動場起跑、衝線的設計,覺得這樣很有“儀式感”;賽道冷清,正好讓跑手專注於跑步本身;商業成份少,反而讓競技比賽顯得更純粹;關門時間短,所以賽道上的每一位運動員都是認真對待、全力以赴的;沒有食物補給品,全馬選手要“為自己帶鹽”、帶gel,考驗體力、意志的同時,更要比拼大家的補給策略;“全馬專屬”的完賽紀念背心,雖然布料單薄且非“牌子貨”,卻比塞滿一衣櫃的各大品牌比賽服更彌足珍貴——只有跑完42.195km,才算跑過馬拉松!

所以,在一些資深跑友眼中,澳門馬拉松至今仍保留着競技運動的專業、純粹,在馬拉松運動越來越商業化、大眾化、娛樂化的今天,顯得尤其難得。

從專業組的成績來看,競技化的程度確是提升不少。“重賞之下,必有勇夫”,獎金豐厚的全馬項目固然成績斐然,男、女子組冠軍(一對姊弟)雙雙打破了塵封多年的賽會紀錄,各自捧走72,000美元的全額獎金。就連獎金有限的半馬項目,今屆也競爭激烈,前十名都跑出了108以內的成績——放在去年,這成績足以上凸台、分獎金了。根據筆者在孫逸仙大馬路這一段的粗略觀察,本屆受邀來參賽的“老黑”不下二、三十人,人數明顯多於以往。

好了不說了,再說又要變成第二場表彰大會了。

◎ 何去何從?

連年的火爆掩蓋不了澳門馬拉松的諸多不善。澳門馬拉松要發展,要麼大眾化,要麼競技化,二者挑其一。

要走大眾化路線,那就在增加名額、延長關門時間的同時,把配套、意識跟上來,包容初級跑者,做好賽道服務。找更多具代表性、受廣泛認同的贊助商,搞場盛大的Expo,把參賽包做成大禮包。當然更少不了搞氣氛!搞事情!搞個大新聞!搞電視直播!!最重要是搞出澳門特色。

要是做不到,就別再胡亂加名額,反而應該縮減規模,設定報名門檻,或者摘優取錄,把跑渣、打卡的、裝逼的、百萬行的、湊熱鬧的統統篩掉;管理好賽道秩序與路線指示,堵上不公平的漏洞;提高獎金,吸引更多職業選手,申請國際田聯的標牌認證(這個同樣需要電視直播),把澳門馬拉松辦成小而精、高水準的國際級競技比賽。

看得出當局有意把全馬、半馬推向競技化,而迷你馬則往大眾化方向發展。不過無論往哪個方面,我們都還相去甚遠。42.195km的路程,澳門馬拉松用了36年才走了一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