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8-30

颱風天鴿

“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。”

門的歷史將會銘記2017年8月23日這個日子。在這一天,澳門遭受颱風天鴿吹襲,經受了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自然災害,災情之嚴重、傷亡人數之多、經濟損失之慘重、受災範圍之廣,都堪稱史無前例。

天鴿註定是個不平凡的颱風,它本來有個更威武的名字——天鷹,可是在2011年,1121號風暴天鷹吹襲菲律賓並造成逾千人死亡,“天鷹”一名從此被棄用,並改以“天鴿”代替。可是雖然名字變溫馴了,鷹的兇殘卻被一脈相承了下來。8月22日,當天鴿磨刀霍霍之時,其外圍氣流已經讓澳門“高燒”至39度以上,剛把塵封了將近一世紀的高溫紀錄給打破了。風雨未至,已先把我們熱成“燒乳鴿”,其威力不容小覷。

可是這個53年來吹襲澳門的最強颱風似乎沒有受到足夠重視,因為大部分的澳門人都認為自己“身經百戰、見得多了”,對颱風早已習以為常。從小受到石屎森林庇蔭的我們,大風大雨基本上並不妨礙生活,對於颱風蘊藏的巨大破壞力,往往只能從滿街倒掉的大樹和招牌中略見一斑。對生活造成很大不便、甚至鬧出人命的情況,印象中幾乎沒有。要說最大的影響,可能是偶爾多出一天半天的“颱風假”吧?誰能想到,在自然力量面前,看似堅固的現代化城市竟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。

同樣警覺性不足的還有理應專業的氣象部門。事後,不少人把風暴引致嚴重後果的責任歸咎於氣象局預警的遲鈍,吃了十多年“鐵飯碗”的局長也因此被迫捲鋪蓋走人。固然如此,他們那個十年如一日、仍是XP風格的網站,的確只是一直在發佈公式化的資訊;同樣十年如一日的,則還有掛風球“永遠慢幾拍”的作風。不如,筆者也要唱個小小的反調:就算氣象局事前發出足夠的預警,恐怕也沒法把損失減得太低,因為就算我們接受了預警,以我們慣常的防風意識、採取常規的防風措施,根本抵禦不了是次的“史詩級颱風”。
天鴿蹂躪澳門

8月23日,氣象局準時上午9時正懸掛了八號風球,並早在一個半小時前便宣佈了相關決定,意味着大部分“打工仔”至少將享受半天“颱風假”——這次“賭牆”沒有起到任何作用。起初一切都像往常一樣,筆者先是安心地慵懶半小時,然後起床和外甥女小穎一起為家人炮製早餐,享受着計劃之外的“浮生半日閒”,任憑窗外風吹雨打。然後一邊享用美味的煎餅,一邊抱着湊熱鬧的心態,為電視和網絡上所見的種種風災“奇觀”而驚嘆。

然而外面驟然風起雲湧,氣氛很快急轉直下。先是玻璃門窗在強風吹擊下開始猛烈抖動,發出陣陣嚇人的聲響,仿佛隨時有爆裂之虞,印象中還沒有幾個颱風擁有如此強大的威力。筆者趕緊給門窗開了道小縫讓風壓得以卸減(這個做法是否正確至今充滿爭議,但實踐所見留縫後玻璃的震動緩和了不少),又讓小穎裹進厚棉被中。橫風橫雨的天氣持續了許久許久,客廳的燈光間或閃爍着,小穎的心情也漸漸變得焦慮。突然有人高呼“水浸啦!”,家人們才提心吊膽地靠近了窗戶,發現街道竟已徹底變成了河道,停泊的汽車已紛紛淹沒了下半身。

水位還在不斷上漲,眼看就要把整輛汽車淹至沒頂。不光筆者所在的筷子基,差不多半個澳門都受浸了,名副其實是“一城山色半城湖”。後來從其他人拍攝的視頻所見,潮水來得來勢洶洶,從翻越堤壩升至齊膝高度,只消短短幾分鐘,不像颱風,倒讓人想起2004年南亞大海嘯的景象。天鴿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的破壞,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咎於潮水——而不僅是風雨——的力量,奪去的十條性命中,七人正是被洪水活活淹死的;被浸壞的商品、以及被海水沖刷散落的垃圾,則更是不計其數。

再後來,燈光在某一次閃爍之後便再也沒有亮起過,冷氣機的扇葉也在半開的位置定格了將近三天。經瞭解,發現停電並非個別現象,全城各區、不論貴賤都幾乎無一倖免。“數萬戶居民被洪水圍困”、“無電力供應”、“人道救援組織發放緊急救災物資”......這些常見於新聞報導、主要發生於落後地區或農村的狀況,此刻竟成了親身經歷。

一直耐心等待到夜幕降臨,電力仍遲遲未有恢復,天氣悶熱,大人小孩都開始表現得煩燥不安。除了供電受影響,網絡連接亦十分不穩定,斷斷續續而且網速極慢。信息閉塞,往往就是謠言四起之時,偏偏此時“謠言溫床”微信上流傳的消息,例如“風暴造成三死兩失蹤”、“CTM後備電源將於一小時後用盡”等等,看似很虛假,隨後卻一一得以驗證。停水亦是普遍現象,甚至不少人即使電力已經恢復,卻仍然未有自來水供應。似乎,“有水無電”的筆者還是比較幸運的一小撮人了——在“水vs電”的生存選擇題裡,筆者覺得水才是首選,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,我們的祖先一日都不曾離開過水,享用電力卻不過是近一百多年的事。

事實證明筆者的確是一小撮人,不過卻跟十號風球下還要冒着風雨交加、停水停電、交通癱瘓之苦準時上班的某人一樣,屬於無語的那一小撮。8月23日,第一天,目所能及的某座高樓已經亮起了燈,可是我們沒有;第二天,就連對面的唐樓也“天亮了”,可是我們不僅沒有,甚至連大廈水缸也在這天上午枯竭了——一方水源能撐這麼久,已經遠超筆者的期望了;到了第三天,電力公司宣稱99%用戶已經恢復供電,並有信心當天內完成恢復,筆者卻不幸歸在1%那邊,一直守候到子夜都未有奇蹟;直至第四天,0:53,在一聲不自然的“噠”聲後,床下的數據機終於亮起了那排親切的綠光,剪燭納涼、徹夜難眠的日子才算告一段落。

洪水在正午到達頂峰後,便開始慢慢往內港方向褪去,帶走了一攤攤的油污、成箱成箱的蔬菜、南瓜、衣履、安全帽、嬰兒手推車、椅子、沙發、垃圾桶、洗衣機......在停了電、無所事事的下午裡,看着一件件不可思議的物品在水中飄浮,也不失為一種苦中作樂。退潮的過程十分緩慢,直到晚上八時許,經過超過十小時的浸泡,柏油路面才重新露了出來,遍地散佈着被海水捲挾的垃圾與雜物,在燈光微弱的夜裡,受災後的慘狀依然隱約可見。
水淹紅街市(網絡圖片)

風災過後,筆者在翌日早上才第一次出了門,所見境況真是觸目驚心,儼如置身於可怕的戰場或災難片現場。隨處可見的,唯有堆積如山的垃圾、散落一地的泥濘與玻璃渣、東歪西倒的枯枝敗葉、毁於洪水的商店、以及面面相覷的排隊打水者。尤其是垃圾,五步一小堆、十步一大堆,內港沿岸的許多橫巷,乾脆變為臨時垃圾堆放場。縱有一群清潔工人和熱心人士不辭勞苦地清理着,面對滿城的垃圾卻是杯水車薪,要恢復市貌似乎仍遙遙無期。天氣濕熱,蟲鼠孳生,腐爛的惡臭開始蒸熏着全城。眼下最讓人擔心的是,要是不能及時清理妥當,水災新聞中的下半段,“傳染病疫情大規模爆發”,可能一觸即發。

所以當一支人多勢眾、訓練有素、紀律嚴明且裝備精良的隊伍突然出現時,大家頓時都有了救兵天降的感覺。解放軍駐澳部隊18年前在市民夾道歡迎下進了城,在這次以前卻從未公開執行過任務,一直深居於軍營之內,所以儘管解放軍救災的片段在新聞中屢見不鮮,當自己親歷災難時,可能許多市民、甚至特區政府卻都沒有即時想到他們,不然,何以在風災發生兩天後,行政長官才如夢初醒地向中央政府求援?

駐澳部隊也的確不負眾望,以軍人獨有的高效組織和堅定決心,冒着日曬雨淋,幹着一般市民難以承受的髒活累活,愚公移山般地將一堆堆垃圾打包清走,在很短時間內就把所到各處收拾得比風災之前還要乾淨,從而獲得市民、網民的一片讚譽與致敬,風頭完全蓋過其他同樣在辛勤付出的前線人員和志願工作者。

其實每一位出過一分力量的人都是可敬的。這些天裡,許多人為了重建社區,自願、甚至未經號召而自發走上街頭——每個人只要瞧一眼這片廢池喬木、或者看到老人家拖着蹣跚的步履用手推車打水,相信都很難壓抑住這份助人的衝動。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像“蝶泳怪俠”那樣勇救落水者,或者像解放軍戰士那樣,日以繼夜地幹着最苦最累的工作,但大家都在各盡所能、發自真心地幫人,有人派發物資,有人清理街道,有人逐家逐戶回收膠樽,有人則將一箱箱飲用水,以人力運上一幢幢高樓。而在停水停電了多時的大廈裡,親人、鄰里、樓梯間裡萍水相逢的人、以至一同在供水點“打醬油”的陌生人,所有人際關係都比往日任何時候更融洽、更關懷。災難使我們鬆散的社會,展現出史無前例的凝聚力。

災難也教會我們珍惜點滴。夏天以來筆者一直有個想法:生活在沒自來水、沒電、沒空調的古代,哪怕是皇帝,也未必如現代一個平民百姓快活吧?甚至就在前一天的“世紀熱浪”中,筆者還上網考究了“沒有空調的古人在夏天如何避暑”的問題。沒料到天意如此弄人,還未等我學會一招半式,便猝不及防地來臨了。實踐證明,無水無空調的夏天雖然度日如年,酣睡上六個小時卻依然是可能的,也反映了在資源看似無窮無盡的平時,我們僅僅為了生活的舒適而非生存的必需,是何等奢侈地消耗着資源。在物資“有限配給”的非常時期,每一滴水、每一點電、每根蠟燭都用得格外審慎,因為在它們之中,摻混了自己、家人和志願者的心血與汗水。

災難同時還是一面照妖鏡,誰是良心企業、誰是黑心商家,誰無私救濟、誰趁火打劫,通過一場風災,全都暴露無遺。筆者特別想說的是,正當許多小微企業、個體商戶都紛紛伸出援手,自發免費派水、派飯、派麵包時,平時賺錢最多、最受政策所惠、總是滿嘴“社會責任”的某六家企業,在澳門市民飽受磨難的時候卻集體失聲,只有一家在風暴期間露過臉,對外公佈了企業向海外發展的鴻圖偉略。那些黑心企業,結果統統成為人們同仇敵慨的眾矢之的。
風災期間的黑心商家(網絡圖片)

只是不知道,這種種美德還會留存多久。隨着水電供應逐漸恢復,舒適安逸的生活重臨之際,一些人已經開始“飽暖思淫慾”,顯露出本來的嘴臉了。微信、社交網絡重新變回謠言溫床,汽車燃油庫存短缺、全市將節水限電、外籍人士趁機入屋打劫、司打口爆發瘟疫、山頂急症室死亡個案劇增、“漢口花園”電梯故障致死、乃至荒謬的駐澳部隊殺人搶掠......這些天的謠言真是不勝枚舉,當中一些是出於誤解,一些是“一時貪玩”的惡作劇,更有不少是別有用心的惡意中傷。造謠以外,一些公眾人物則為了嘩眾取寵或樹立其政治立場,選擇了在網上高談闊論、大放幸災樂禍的厥辭,結果適得其反、淪為了過街老鼠。

創傷終有一天會癒合結痂,市面在無數人齊心合力下,很快便會恢復原貌,生活又將重回正軌。一切的善惡,都將回到老樣子......

2017-08-15

論跑馬拉松的首要心理素質

謹以此文作為12月銀河全馬之誓師文...

中的時候,筆者是學霸、體育迷,同時自身卻又是體育渣,所以那些體育版上的詞彙,大都只能用到學業方面。例如,每逢數學競賽、考試時,大家都喜歡談論“狀態”一詞,以致有一次,一位同學曾在課堂上不解地問老師:“打籃球就講究‘狀態’,做數學題,難道也關乎‘狀態’嗎?”,那是一位天資聰穎的同學,當時正從一位頑劣少年蛻變成學霸。

誰都不會想到,多年以後,一個曾經800米都跑到吐的體育渣(真事......),竟也有了征服全程馬拉松的野心。現在可好,積澱多年的那些體育詞彙,終於可以用得其所了。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昨天(8月13日)晚上看足球賽(毋寧說是“聽”球賽,因為大部分時間眼睛、心思都沒放在屏幕上,只有耳朵在關注着),中場休息時,電視台播出了新科田徑世錦賽女子標槍亞軍李玲蔚的專訪——項目比較冷門,她也沒拿到過太多重要獎項,在這個國家注定不會被人記住。專訪中她說了一個詞,竟與筆者前一天早上拉完LSD(Long Slow Distance,長距離慢跑)後的體悟驚人地同出一轍。以下是專訪裡的那段對話:
主持人:通過這次的世錦賽,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是甚麼?
李玲蔚:收穫...信心吧?!對...
主持人:覺得自己還是可以做到的,對吧?
李玲蔚:對!
主持人:那如果說收獲信心之外,回過頭來看這次倫敦世錦賽,覺得自己的哪些方面跟世界最頂尖的選手還有一點點的差距、還是可以提升的?
李玲蔚:就是...更多的還是需要...就是...一個是技術方面的改進,訓練當中的一些...訓練方法的改變,還有就是...最...更多的還是...就是說...還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信心和信念


專訪的完整視頻可以在此找到。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一天前的27.2km LSD,是入夏以來距離上的第一次突破,也是自二月創下距離紀錄後,首次重回松山15圈以上。按照課表,在此之前還有4課25.5km的LSD,讓筆者適應炎夏——夏天跑長課真的每一次都讓人懷疑人生。可是,最近已經連續兩次沒法順利完成了,先是由於髖關節不適而半途而廢,隨後又在最後一圈殫精竭力,就像“老馬”們描述“撞牆”那樣,突然就連一步都邁不出去了。眼看天氣條件並沒有舒適下來,這27.2km無疑將是更大挑戰,為此筆者忐忑不安了足足一星期。

因此這課LSD的任務很明確,就是必須把距離跑完——速度可以降到六分速外、水站多進幾次也無妨,但無論如何、連爬帶滾也要堅持完成。唯有這樣才能重塑信心。

該來的始終來了。最初的6圈出乎意料地順利,用5'30"/km的配速不會感到吃力,水站更是一次都沒享用過,這次看來“有戲”了。可是好戲在後頭,隨着日光高照,越到後面便越發艱難(松山的條件算是很理想了,1700m的緩跑徑,早上直曬的地方不足200m)。10圈以後,速度、耐力都已經維持不住了,只得依靠愈趨頻繁的“Water Break”來勉強堅持,雖說沒有了上次的“撞牆”感覺,卻也絕對感受不到LSD應有的輕鬆。不過,重點是筆者真的連爬帶滾、把這16個圈地堅持下來了。衝線後我高舉雙臂,仿佛剛剛完成了一場重要賽事、或者剛剛創下了PB。停下來再計算平均配速,發現和上兩週相比,速度絲毫沒有犧牲。算是很滿意的結果了。

馬拉松跑者需要具備許多種心理素質,堅毅、恆心、勇氣、鬥志、穩重、耐性、自律......都是跑友們老生常談的。然而排在第一位的,必須是信心,這是下山路上筆者的體悟。42.195km是一個讓人不可思議的距離,那是從愛琴海之濱的馬拉松鎮跑到雅典帕那辛奈克體育場的距離,任何一具血肉之軀都會望而生畏。要是沒有信心,自己都不相信能夠跑下來,那就絕不可能成功。

這一課LSD讓筆者收獲了信心,接下去,面對未來越來越長的距離,則還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信心。